設定時限 Instagram推出靜音模式

/

Instagram推出新的「靜音模式」(Quiet Mode)。Meta

Instagram本周推出新的「靜音模式」(Quiet Mode),旨在幫助用戶減少使用該平台的時間。

據科技網站Gizmodo報道,儘管任何用戶都可以使用這個新功能,但Instagram母公司Meta主要是以青少年為考量,嘗試擺脫一連串報道以及外洩文件控述,Instagram對青少年造成傷害的不良名聲。

選擇打開靜音模式的用戶,將不會收到通知,直到關閉裝置為止。朋友和其他用戶若試圖聯繫開啟此設置的人時,會收到一條自動回覆,告知對方的靜音模式已經啟用。

此外,一個圖標也會出現在用戶個人資料的活動狀態旁,讓其他人知道他們啟用了靜音模式。當用戶關閉該模式並準備恢復活躍狀態時,將收到可能錯過的所有通知的摘要。

Meta續稱,青少年用戶深夜在該應用程式上花了「特定時間」後,將被提示打開靜音模式。但Meta拒絕回答關於在晚上什麼時候會發出提醒的詢問。科技評論家和健康倡導者警告,看屏幕太久會產生潛在的有害影響。可是,Meta沒有說明用戶在平台上花了多長時間後,才會收到提醒。

Meta的全球事務總裁克雷格(Nick Clegg)發表一份聲明表示:「青少年告訴我們,他們正在尋找更多的方式,在學習、上學和晚上的時候集中注意力。」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學術研究顯示,看屏幕的時間增加與認知能力下降之間存在令人信服的關聯。還有其他研究指出,屏幕時間增加與抑鬱症狀增強之間存在關聯,尤其是在年輕人當中。

臉書前員工和吹哨者霍根(Frances Haugen)在Facebook Paper上披露Meta的內部研究結果,證實該公司知道青少年將焦慮和抑鬱率的增加,歸咎於使用Instagram。

值得注意的是,Meta和相當多的社會科學家不同意其中的許多發現,認為不能簡單地將青少年抑鬱症的增加通通歸咎於社交媒體。Meta的高管和發言人也急於指出相反的研究結果,比如阿姆斯特丹傳播研究學院(ASCR)本周發布的一份報告。不過,包括加州等許多州眼下都試圖推動立法,尋求解決這個上癮問題。

除了專門針對青少年的工具外,Instagram表示,現在還允許用戶選擇他們希望避免在推薦內容中看到的單詞或單詞列表以及主題標籤或表情符號,原因大概是為了減少用戶與其認為有害或不愉快的帖子互動。Instagram去年曾推出一項類似功能,允許用戶隱藏包含選定詞語的私訊或評論。本報訊

科技-三藩市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