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強化皇后區快速擴張的非營利機構網絡、協助社區組織取得資源,皇后區長理查茲(Donovan Richards Jr.)25日在可樂那 (Corona)舉辦第二屆皇后區非營利大會,吸引全區數百家機構參與。
理查茲強調,非營利組織深耕社區一線,是皇后區不可或缺的公共服務力量。「確保他們獲得足夠資源,是我們刻不容緩的使命。」他表示,在聯邦層面不確定因素升高之際,更需共同「迎接我們這個時代的挑戰」。
本屆大會包括三場論壇,聚焦「協作、空間與資金」三大議題。第一場論壇探討跨機構合作的重要性;第二場論壇針對非營利尋找可負擔場地的普遍困難;壓軸第三場論壇則解析中小型組織最關心的資金來源,包括基金會補助、政府資助、貸款與銀行合作等多元渠道。
來自大學點的 Stewart Kong 亦在會中分享自身經驗。他創辦的青少年爵士音樂課程屬初創性質,因缺乏過往紀錄與可信度,向 許多機構申請補助時多次遭拒。他表示理解原因,但仍希望在下一輪再挑戰。同時指出,「很多資金申請網站的申請指引過於簡略,使新興組織難以掌握申請要求與流程。」
與會專家建議,新機構常見問題包括:未準備就投件、不理解基金會支援範圍,以及未閱讀完整的 RFP(提案徵求文件)。他們提醒申請者務必把握各機構提供的「辦公時間」(office hours),在投件前取得個別指導;同時需區分不同資金來源支持的項目類型,以避免方向錯誤導致遭拒。
當天,LiveOnNY 器官捐贈機構的邊令晶亦出席活動。她表示,此次大會讓不同機構得以聚在一起交流、學習並擴展合作網絡,「機會難得且十分重要」。
據了解,理查茲於 2021 年成立皇后區非營利網絡,協助全區 560 家組織共享資訊、尋找資金與合作夥伴。區長辦公室表示,過去四年,該網絡已促成逾百萬元公共與私人資源投入社區。
本報記者王冰岩紐約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