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領導人繼10月底在韓國舉行峰會後,24日再度通電話討論多項議題。特朗普在社交平台發文表示,與習近平進行了非常好的通話,討論了包括俄烏、芬太尼、大豆及其他農產品等議題,他已獲邀請將於明年4月訪華。習近平在通話中闡明中方在台灣問題上的原則立場,強調台灣回歸中國是戰後國際秩序重要組成部分。
特朗普表示,此次通話是三星期前兩人在韓國釜山成功會晤的後續跟進,是一次「非常好的通話」,內容涉及烏克蘭問題、芬太尼問題,以及中國購買農產品的情況。「現在我們可以著眼於大局了」,特朗普說,「為此,習近平主席邀請我於4月訪問北京,我已經接受。我也對他發出了邀請,歡迎他在明年晚些時候作為我的客人對美國進行國事訪問。」
白宮新聞秘書萊維特表示,兩人通話約一小時,談到了俄烏問題,但重點主要集中在貿易協議上。她表示,特朗普還談到了美國農民的需求,稱對中方的表現感到滿意。這是兩人繼10月30日在韓國釜山見面後,不足一個月再度對話。分析認為,兩國元首短時間內再度接觸,可能同本月7日,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在國會宣稱「台灣有事」可構成日本行使集體自衛權的言論有關,中方認為高市公然暗示武力介入台海。
值得注意的是,習近平此次與特朗普通電話,新華社在報道中沒有加上「應約」的字眼。另一個值得注意的地方是,報道未提及「日本」二字,但提到「軍國主義」及「台灣回歸中國」等,相信是針對日本的「台灣有事」論。報道稱,習近平闡明了中方在台灣問題上的原則立場,強調台灣回歸中國是戰後國際秩序重要組成部分。中美曾並肩抗擊法西斯和軍國主義,當前更應該共同維護好二戰勝利成果。
習近平又提出,上月同特朗普在釜山會晤,為中美關係這艘巨輪穩健前行校準航向、注入動力,也向世界傳遞積極信號。釜山會晤以來,中美關係總體穩定向好,受到兩國和國際社會普遍歡迎,事實再次說明,中美「合則兩利、鬥則俱傷」是經過實踐反復驗證的常識,中美「相互成就、共同繁榮」是看得見、摸得:的實景。雙方要保持住這個勢頭,堅持正確方向,爭取更多積極進展。
新華社引述特朗普表示,「習近平主席是偉大的領導人,同習近平主席在釜山的會晤非常愉快」,完全贊同習近平對兩國關係的看法。雙方正在全面落實釜山會晤達成的重要共識。中國當年為二戰勝利發揮了重要作用,美方理解台灣問題對於中國的重要性。兩國元首還談及烏克蘭危機。習近平強調,中方支持一切致力於和平的努力,希望各方不斷縮小分歧,早日達成一個公平、持久、有約束力的和平協議,從根源上解決這場危機。不過特朗普的帖文中未提及台灣與中日緊張關係,《華爾街日報》報道指,此次通話由中方主動發起,實屬罕見。
美日領導人通話
美中領導人通話結束後,特朗普25日主動致電給高市早苗,外界猜測是否與「台灣有事」相關言論所引發的日中緊張關係有關。對此,高市早苗僅表示「不便透露詳情」。本報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