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政府正考慮提出一項顛覆性的專利制度改革方案,透過向專利持有人徵收新費用,籌措數百億美元財源。此舉一旦落實,勢必引發企業強烈反彈。
根據知情人士透露,商務部官員正在討論對專利持有人徵收其專利總價值1%至5%的費用,這項變革將大幅提高專利持有成本。這項構想是商務部長魯特尼克為彌補財政赤字、增加政府收入而提出的其中一環。
《華爾街日報》報道,該新收費架構將對美國歷時235年的專利申請制度造成重大衝擊。
專利制度是美國經濟的重要支柱,企業與研究人員藉此保護發明並獲取收益;同時,由於專利屬公開資訊,也讓同行得以在前人基礎上推進創新。
目前專利持有人一般僅需支付數千至約一萬美元的固定費用,分期繳納多年完成。但若改為按專利價值徵收比例性費用,對某些持有人而言,將猶如一種「財產稅」般高昂負擔。
「這等同於徹底改變我們保護智慧財產權的觀念,」美國商會全球創新政策中心資深副總裁布萊德瓦茲(Brad Watts)表示。他指出,許多企業將此視為對創新徵稅,勢必引發重大疑慮。
目前尚不清楚新費用是否會取代現行的固定收費,或是在此基礎上額外加徵。知情人士透露,隸屬商務部的專利與商標局(USPTO)正內部傳閱草案與財務模型。美國目前所有專利的估值高達數兆美元,像三星、蘋果等企業每年皆獲得數千項專利。
出身華爾街的魯特尼克一向支持特朗普「開源型」財政策略,包括對外加徵關稅以及推動「Trump Card」——讓外國人支付500萬美元即可獲得美國永久居留。魯特尼克本人也是專利持有者,過去便曾公開主張政府應從專利中獲得更多收入。對此,商務部發言人拒絕置評。
企業界勢將出面反對此項改革,主張他們已針對專利所帶來的收益繳納稅款,尤其在人工智慧與醫療等關鍵產業。
「我完全看不出來,讓政府根據他們自行認定的專利價值來抽成,怎麼會促進創新?」ArentFox Schiff律師事務所合夥人詹金斯(Marylee Jenkins)表示。她曾於2016至2019年間領導專利局顧問委員會,今年稍早遭魯特尼克解職,而該局首席財務長也於4月辭職。
若此改革推行,美國將成為全球專利制度的異類,也可能引發國際反彈,因美國已簽署多項全球專利條約。
包括三星與LG在內的多家外國企業,都是美國專利的大宗持有人。本報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