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國氣象台預報,在本周二開始(7月22日)到7月24日,大芝加哥地區將持續高溫,而庫克郡衛生署也發佈了空氣品質「不健康」,高溫預警的消息。庫克郡表示大芝加哥地區將持續高溫預警至周四晚間。根據國家氣象局的數據,在7月23日體感溫度可能達到105-110華氏度(約攝氏38-41度)。天氣預報員表示,周四(7月24日)晚間可能有雷暴,周五(7月25日)也可能出現冷鋒,可能會帶來一些緩解。
由於來自加拿大的野火煙霧籠罩了芝加哥,芝加哥在7月21日的空氣品質被認為「對敏感人群不健康」。
根據美國環保署的「AirNow」互動地圖,空氣中微粒濃度高使其「對敏感族群不健康」。美國環保署建議,患有心臟病或肺部疾病、老年人、兒童或青少年應減少接觸戶外空氣。如果加拿大的野火煙霧持續到本周,天氣預報中即將到來的熱浪可能會加劇其影響。
預報員表示,周四晚間可能有雷暴,周五也可能出現冷鋒,可能會帶來一些緩解。
目前根據多個新聞報道指出,7月21日早晨,芝加哥及庫克郡空氣質量指數(AQI)達到「對敏感人群不健康」(Unhealthy for Sensitive Groups),PM2.5約128左右,這主要是由於加拿大野火菸霧隨氣流南下所致根據,7月21日AQI為86左右,仍處於「適中」到「對敏感人群不健康」之間,預計接下來幾天仍「差」(對敏感人群不健康)狀態 AirNow的數據顯示北西郊PM2.5 AQI為139(「對敏感人群不健康」)。
今年的夏天,大芝加哥地區顯得比去年更加的酷熱與高濕度。熱浪疊加、空氣質量雪上加霜。國家氣象局發佈極端高溫警告,芝加哥本周還有熱浪來襲、體感溫度達105–115°F,伴隨高溼度,讓民眾有如置身在桑拿室中。多項研究提示,高溫環境下光化學反應增強,可能使顆粒物污染問題更嚴重。
在極端高溫環境下,醫務人員的健康建議是敏感人群(如兒童、老人、心肺病患者):儘量減少室外活動,特別是早晚污染濃度較高時段。「野火煙霧+熱浪」的雙重影響,AQI偏高,對敏感人群存在健康風險。建議關注官方每日報告,並根據AQI調整戶外活動及防護行動。
而其他人群在遇到高溫高溼天氣,要多補水、避免劇烈運動,儘可能待在有空氣調節設備的環境中。空氣質量好轉後再做充分戶外活動。
全國氣象台也帶來佳音,預測隨後的幾天隨着大氣環流變化,煙霧可能會有所緩解;在接近本周的周末晚些時候,冷鋒和雷陣雨可能會帶來降溫和改善空氣的機會。
本報芝加哥訊

在7月21日至24日,庫克郡發出高溫預警,芝加哥似乎也被煙霧籠罩著。 梁敏育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