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aac & Nelson
在多年市場行銷的經驗中,慶幸遇過許多好客戶,但也難免碰上特別的情況。
一次,一家大型娛樂及休閒集團邀請我們(IN.DECIDE)參與比稿(客戶讓多家廣告公司去提案,選出最合適的,一般是免費)。
客戶A:「上次你們輸了,但這次集團旗下有另一品牌想邀請你們參加,該品牌風格較適合你們。」我:「謝謝你告訴我們失敗的原因(其實不知是甚麼原因),但我們不會參加,多謝邀請。」準備比稿是一場大戰,同事需要加班才能完成,而上次參與的原因是被其預算吸引。
客戶A:「請再考慮,這品牌預算較高,不用比稿,只需展示能力,準備行銷方案及製作幾個帖子。」我心想:「這不就是比稿內容?」我再次表示最近工作忙碌,無法準備。客戶A:「好吧,不用再準備,今晚與上司(客戶B)開會。」
客戶B:「長話短說,我們不滿意現時營運代理商的表現,想轉用你們。直話直說,你們只是一家近二十人的本地廣告公司,最大客戶只有IKEA宜家家居、香港快運、淘寶等。你們不參與比稿,不知道其他品牌為甚麼會選用你們。老實說,我對你們沒信心,想你們先制定行銷方案。」
我:「謝謝,但我們已告訴客戶A不作提案。如果要準備,建議先付費。」客戶B:「憑甚麼先付費?很多跨國廣告集團也願意免費提案。我欣賞你們的創意,想給你們『機會』。考慮一下,下星期提交方案。成功後,你們需要為我們額外僱用六位同事,專為我們服務。」
一天後,我致電客戶A:「抱歉,我們公司規模不足,無法應付,因此不會提案,再次感謝。」
機會,終究是留給需要「機會」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