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擊七千國際生】美國政府宣布取消哈佛大學招收國際生資格 指校方縱容暴力、反猶太主義、與中共協作

美國國土安全部長克里斯蒂·諾姆(Kristi Noem)周四突宣布撤銷哈佛大學接收外籍學生的「學生與交流訪問學者計劃」(SEVP)認證,導致多達6,793名國際學生面臨即時遣返或轉學風險,成為特朗普政府近期針對精英高校行動的最新升級。

 

諾姆向哈佛大學移民服務主管馬琳·馬丁(Maureen Martin)發出正式信函,指控哈佛校方「縱容暴力、反猶太主義,並與中國共產黨進行協調」,認為其校園環境「存在嚴重安全風險」,因此取消該校外籍學生計劃資格。

她發聲明強調:「大學能接收外國學生,是一種特權而非權利。這些學生的高額學費不應再用來壯大哈佛數十億美元的基金會資產。哈佛本有機會做正確的事,但它選擇拒絕。此舉將作為對全美高校的警示。」

據悉,該項學生簽證計劃原允許哈佛在2024至2025學年接收近6,800名國際學生。消息一出,引發學界震驚與廣泛關注。

國土安全部列舉部分哈佛大學校園內「有毒」例子:

  • 校園內猶太學生普遍受到侮辱、人身攻擊和恐嚇,校方並沒有作出有意義的回應。
  • 一名被指控曾參與攻擊校內猶太學生的抗議者,仍然被神學院選中擔任畢業典禮班司儀。
  • 宣揚反猶太主義的親哈馬斯學生組織,仍然得到承認和資助。
  • 接待及培訓新疆生產建設兵團(Xinjiang Production and Construction Corps)成員。該個準軍事組織涉及維吾爾族種族滅絕,甚至在2020年被列入美國財政部「特別指定國民名單」之後,哈佛仍與之保持聯絡至2024年。
  • 研究人員與中國學者合作開展由伊朗政府代理人資助的項目,並利用美國國防部資金與中國大學合作軍事相關項目,包括航空航天和光學研究。
  • 與中國國防工業基地有關人員合作,包括進行具有軍事用途的機器人研究。

事實上,早在上月,諾姆便已叫停對哈佛的270萬美元聯邦研究資助,並曾威脅取消該校的免稅地位。今次進一步打擊,被視為特朗普政府與傳統自由派高等學府之間持續角力的明顯升溫。

哈佛大學回應稱國土安全部阻止國際學生入境的舉動是「非法的」。哈佛大學表示,美國國土安全部取消招收國際學生資格的舉動是「非法」的報復行為,可能對該大學造成嚴重損害。

該校在一份聲明中表示:「政府的行為是非法的。我們全力致力於維護學校接收來自140多個國家的國際學生和學者的能力,並豐富學校的內涵。這一報復性行動可能對哈佛校園和我們國家造成嚴重損害,並損害哈佛的學術和研究使命。」

美國國土安全部表示,4月16日要求哈佛大學提交校內外國學生涉及刑事或不當行為的詳細資料,并警告若不遵從將面臨資格取消。

撤銷外國留學生和交流訪客計畫認證意味著哈佛大學在 2025-2026 學年禁止任何外國人以 F 或 J 非移民身分( F / J-nonimmigrant )入學。此次撤銷認證也意味著,現有的 F 或 J 非移民身分的外國人必須轉學到另一所大學,才能維持其非移民身分。

根據大學記錄,哈佛大學目前有近 6,800 名國際學生,其中許多人持有 F-1 或 J-1 簽證。國際學生約佔該大學學生總數的27%。大學數據顯示,2022 年中國留學生人數達 1,016 人,成為最大的留學生群體。排在其後的是來自加拿大、印度、韓國、英國、德國、澳洲、新加坡和日本的留學生。

美國大學的外國本科生通常支付全額學費,這是大學的重要收入來源。美國國際教育工作者協會 (NAFSA) 的數據顯示,哈佛大學的國際學生也為當地經濟做出了貢獻。據估計,他們在 2023-24 學年每年花費 3.84 億美元,透過支付住房、餐飲、零售和其他服務和商品來支持約 3,900 個職位工作。

《紐約時報》最新報道,加州奧克蘭聯邦法官已發出緊急禁制令,禁止特朗普政府在訴訟結果出爐前終止國際學生的合法身份。

即時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