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告示真羞家

(曾智華)

  出外旅行,尤其長者,最大困擾為大小二便。基於年紀大,自然會尿頻,加上腰骨及膝頭關節退化,若冇設備較好的洗手間,真真頭都大。例如到內地山區旅行,無論怎改善,仍然流行\u8e0e廁,對香港女長者乃極大煩惱,簡直唔知點搞。

  去年與一群長者到貴州旅行,入到飯店,個個坐低等開餐,偏偏就是不見了L婆婆。點解?女團友四圍尋覓,原來佢站在女廁一格之內,不知所措。原因是婆婆行動不便,早要靠枴杖支撐身體,面對\u8e0e廁,根本無法用,\u8e0e唔低也,若勉強來,必定跌倒,故急得如熱鍋螞蟻。眾女團友用盡法寶,幾人又扶又借\u6ac8仔,總之就是無法解決。終於要導遊跑勻附近山頭,才找到一間食肆有坐廁,但可以想像,L婆婆點忍得到呢?

  小弟旅遊,也是最怕遇上一公里遠已知位置的狂臭無比公廁,主因當地文化低落,人人慣性無衛生意識及公民意識,極度惡頂,我寧到附近曠野解決。

  遊勻全世界,冇得唔服,最清潔乾淨通爽的公廁,一定在日本。以前誤以為美國最先進,歐洲文化最深厚,公廁應該最乾乾淨淨的,原來唔係,我諗多\u5497\u561e。

  回說日本,對公廁的尊重,令人冇得唔服,去年一套《新活日常》,已道出這種深厚的傳統價值觀。

  不過,很可惜,就算日本人如何堅持,但一旦開放旅遊就弊,因部分遊客的慣性,覺得公廁何須乾淨,所以小便滴到周圍係,去完唔沖廁,更將硬物塞入廁,不少則喜歡\u8e0e上廁板開大,之後拍屁股走人。

  我剛剛在仙台,一進公廁就見簡體字告示:「這\u88cf的馬桶都是很乾淨的!不要踩在馬桶邊緣蹲下,要坐上去!」(語言是訓令,可知寫者幾谷氣。)

Uncategoriz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