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幾年,行行專業人才大流失,政府牙醫當然不例外。Covid乜都停頓,當然冇得洗牙(公務員),而Covid過後,因唔夠醫生,也仍是「百冇」,終於決定外判牙科服務。
外判,當然邊個平邊個做啦(否則必被投訴到廉政公署),結果小弟去年就試 一次令人怕怕的外判洗牙。
醫務所在紅磡,雖然早有心理準備,香港處處寸金尺土,但個集團都唔使孤寒成咁 嘛,接待處四呎乘六呎,另外三間診室——也是間間四、五呎乘六呎。病人同醫生距離非常親密,如此環境,有質素、有經驗的醫生點會做呀?
我 低後,戴住口罩、身高四呎半的「小妹妹醫生」負責洗牙,雖未至手騰腳震,但用「生手」形容都冇乜錯,肯定是剛剛畢業學生。求求其其洗完,我出接待處睇睇佢張卡片,原來並非「土炮」,而是中山大學牙科畢業。可能我有偏見,總之就是覺得佢技術麻麻,若讀香港大學,咁表現,都唔知畢唔畢到業。
轉眼一年,感謝上天,原來過去一年有六十個醫生重新加入政府牙科,對市民及公務員服務漸漸回復正常化。前天回歸政府診所洗牙,地方又大又闊,窗明几淨,人流控制得宜,真是超級舒服。
檢查牙齒時,醫生話:「曾先生,你牙肉有少少發炎,下星期要來作深度再洗一次,到時會用麻醉藥。」
咪話我多心,小弟素來冇試過發炎,究竟今次領 ,同上次洗得唔夠好有冇關呢?
不過,有冇關都好,我已決定不接受政府的外判洗牙服務,寧願自己花一千幾百元幫襯私家醫生。講到底,健康重要過一切,反正一年一次 。
唉 下周又要上「電椅」,次次都似時間停頓,諗起都冇晒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