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境美國被要求解鎖手機?你的權利與應對措施全解析

近期美國海關及邊境保護局(U.S. Customs and Border Protection)的電子設備搜查和扣留事件有所增加,引發了旅客對入境安全檢查的擔憂。專家指出,在特朗普政府領導下,邊境檢查變得更加嚴格,社交媒體檔案和政治立場也開始受到更高程度的審查。

值得注意的是,在任何入境口岸100英里範圍內,旅客的憲法權利會受到一定限制。海關人員有權搜查任何人的電子設備,包括手機、平板和筆記型電腦,無論其移民身份如何。然而,美國公民和永久居民即使拒絕提供設備密碼,也不能被拒絕入境,但他們的設備可能被沒收數週甚至數月。相比之下,非公民簽證持有人和遊客如拒絕配合,可能面臨入境被拒的風險。

關於生物識別解鎖功能,如Face ID或指紋識別,法律保護較為模糊。雖然電子前線基金會(Electronic Frontier Foundation)認為這應受到第五修正案的保護,但實際執法中已有強制使用生物識別特徵解鎖設備的案例。專家建議,生物識別不如長密碼或加密安全,不適合跨境旅行使用。

為保護個人隱私,旅客可以在過境前關閉手機的生物識別功能。Android用戶可在設定中找到安全或隱私選項並關閉生物識別驗證;iPhone用戶則可在設定中關閉Face ID或Touch ID的解鎖功能,改為密碼解鎖。

如果必須解鎖設備,建議親自輸入密碼而非直接告知邊境人員。美國公民自由聯盟(American Civil Liberties Union)提醒,若設備被沒收,務必記錄負責官員的姓名、徽章號碼,並索取收據作為日後追蹤依據。

新聞來源:USA Today

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