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院激辯廢除出生公民權合憲性

美國最高法院15日首度聽取限制出生公民權禁令適用範圍案,有抗議者在法院外表達訴求。路透社

本報訊

最高法院開始審理出生公民權的案件,聆訊環繞兩大議題,分別是特朗普政府是否有權廢除現行法律,以及下級法庭能否在全國範圍頒布禁制令,阻撓白宮推行政策。分析表示,從多名大法官的提問內容判斷,高院可能保留出生公民權,同時縮窄下級法院的禁令適用範圍。

綜合美聯社及《華爾街日報》報道,高院15日的聆訊持續超過2小時,回應特朗普政府對下級法院連串禁令提出的緊急上訴,期間無論是保守派還是進步派大法官,均對政府理據頗有疑問,保守派法官追問行政部門會如何落實政策,進步派法官更批評政府完全缺乏理據。

保守派大法官卡瓦諾(Brett Kavanaugh)問到,總統特朗普1月上任首天簽署行政命令廢除出生公民權,隨後相關部門只有30天的時間制定具體政策,官員能否妥善處理各種問題,各方又如何為新生嬰兒開具身分文件,「醫院應怎樣處理新生嬰兒?州府應怎樣處理新生嬰兒?」代表政府的政府總律師紹爾(John Sauer)回答說,醫院、州府未必需要改變政策,遇到某些個案出現問題時,聯邦會拒絕承認「錯誤」的嬰兒身分證明。

進步派法官則批評,特朗普的行政命令一旦生效,將會顛覆國家125年來的立場,大法官卡根直言,聯邦政府在之前的所有相關訴訟中都敗訴,高院若接納政府理據,將在全國範圍引發混亂,興訟挑戰白宮政策的人可以保留出生公民權,無法興訟的人則會喪失這項權利。另一名大法官索托馬約爾則說,這宗案件牽涉22個州份,下級法院的禁令如果只適用於相關州份,等於半個國家排除在外,而且部分移民「不屬於任何州份」,為了逃避原籍國迫害來到美國,但尚未得到居留權,這些人的孩子將沒有任何身分。

有份發起訴訟的新澤西州補充說,新州這次挑戰特朗普政府的政策,但鄰州賓州卻不在此列,若有移民穿越州境,可能導致其子女某時某刻享有公民身分,另一些時刻卻沒有這個資格的局面,屆時將引發「前所未有的混亂」,案情錯綜無雜的程度難以想像。

但在其他同僚質疑政府的同時,保守派大法官阿利托較為認同白宮立場,表示他無意批評聯邦地方法院法官,但部分法官確實患有「職業病」,往往認為「我是對的,所以我可以為所欲為」,任意阻撓行政部門施政。

特朗普在1月20日上任首天簽署行政命令,表示除非父母至少一人是公民或有永久居留權,否則孩子不再享有出生公民權,多個州份與民間團體立即興訟挑戰,多個下級法院也迅速頒布禁制令。反對陣營批評,《憲法第十四修正案》列明,所有在美國境內出生的人都具有公民身分,最高法院1898年審理華人黃金德的案件時也留下案例,將無證移民在美所生的子女同樣納入保障,本屆政府不能繞過國會修改憲法,也不能漠視司法體系的仲裁結果。不過支持白宮的陣營則說,《憲法第十四修正案》原本是為黑奴及其後裔而設,範圍不應擴大至無證移民,但支持者並未回應黃金德案的例子。根據時間表,高院料在6月底頒布裁決。智庫機構移民政策研究所估計,政府一旦撤銷出生公民權,每年將影響25.5萬名新生嬰兒。

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