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特朗普本周宣布暫停對中國商品的關稅加徵,為自四月初展開的貿易角力畫上休止符。美中雙方同意削減彼此之間合共115個百分點的關稅,美方對中國商品的平均關稅降至三成,中方對美國貨則降至一成,並進入為期九十日的談判緩衝期。
有分析指,這場「關稅停火」為白宮內部主張溫和策略者帶來勝利,也使股市止跌回升,惟加拿大與特朗普核心貿易顧問納瓦羅(Peter Navarro)則屬明顯輸家。
財長力主降溫 內部贏家浮現
財政部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在內閣中力主採取短期、彈性處理的關稅策略,成功左右總統決定。他曾警告,過高的關稅實屬「變相禁運」,對雙方均無裨益,最終其看法獲得特朗普接納,亦未被視為失忠,在白宮內部博得掌聲。
與此同時,曾大力倡導長期高關稅、以重燃美國製造業的納瓦羅則被邊緣化,成為策略調整下的犧牲者。
股市反彈 英國捷足先登
自特朗普於四月二日突然宣布加徵關稅、稱為「解放日」以來,美股一度暴跌,惟近期已迅速反彈。標普五百指數目前轉升百分之零點三,道指與納指亦接近復元水平。
英國則成為首個與美方在新政策下簽訂協議的國家,協議涵蓋汽車、鋼鐵及鋁材等產品。據報,協議是在特朗普與英國首相施紀賢(Keir Starmer)通話後迅速達成,當時施紀賢正觀看心愛的阿仙奴賽事。此舉不僅鞏固了英美「特殊關係」,亦有助其挽回日前地方選舉失利的聲勢。
聯儲局獨立性不動如山
面對特朗普施壓要求減息,聯儲局主席鮑威爾(Jerome Powell)選擇按兵不動,亦未作回應。近期通脹數據顯示,四月份消費物價指數僅升百分之零點二,低於預期,反證聯儲局策略審慎有據。
中方未被嚇倒 特朗普緩兵止損
北京方面一度面臨出口打擊,但未在強硬語調下讓步,反令特朗普在市場劇震及債券警訊下主動退讓。儘管美方多次強調製造業復興,但成效未見,反倒顯示中國抗壓力不容小覷。
加拿大成被遺忘之地
與此同時,加拿大至今未被納入任何新協議,鋼、鋁與木材仍受雙邊關稅所困。雖然當地自由黨因展現對美強硬態度而在選情上獲得回報,但面對最大貿易夥伴遲遲未解的政策風險,後續發展依然不容樂觀。
-曾維燊
封面圖片:美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