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區區一星期,香港小小的一個城市,可以有多少精彩發生?香港演藝學院便集合了數十位鋼琴家,從前輩大師級、舊生、現役學生到中小學生,輪流演出八場、以蕭邦鋼琴作品為主題的音樂會,就是由我當年的鋼琴老師、演藝學院鍵盤樂系主任郭嘉特教授舉辦的《演藝蕭邦鋼琴音樂節》,在香港古典音樂界算是一個創舉,場場爆滿,有教育、欣賞,還有敘舊意義!同區另一邊廂的伊利沙伯體育館,亦有我與滬江小學的首次合作,與管弦樂團合奏、以George Gershwin的作品為主打。演出後翌日休息,一家跑到愉景灣遛狗,來到中庭廣場,ViuTV正在拍攝一個全新跳舞競技大賽的節目,廣場擠滿外籍人士居民與本地青年人,是廣場內難得一見的澎湃。
當然最為矚目的是啟德體育園內的謝霆鋒演唱會,太太與一眾中學同學捧場,卻連我七十幾歲媽媽也辛苦搶票:「阿仔,他與你同年紀,在我眼中你兩個都反叛,所以特別有親切感!」但奇景是散場後的場館外,整輛港鐵乘客高唱《活著VIVA》,土瓜灣近百人邊走邊唱《無聲仿有聲》,歌聲就這樣像樹根般延伸出去。同時在西九文化區草坪集合了六千多人,居然有無人機和煙花匯演,因為是姜濤的生日派對。文化中心的電影金像獎頒獎禮星光熠熠、新舊面孔匯聚,在酒樓望著直播的公公婆婆看著短短的候選影片:「呢班後生仔女好似做得幾好,不如入戲院睇 !」看到的當然是精彩,更是香港流行文化的全新一頁,和香港成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的最強籌碼!但這籌碼並非用錢堆砌,而是用心與創意經營培育出來!新加坡這方面望塵莫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