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四午餐時,Ferris高中60多個學生在科學實驗室中翻找釣線和釣魚鉤,在桌上攤開捲線器和釣魚竿,進行每周一次的速成釣魚課。至少有一位釣魚者稍後還去校隊啦啦隊練習翻跟斗。在第二天舉行的全州錦標賽中該校獲得了第二。今年啦啦隊有9位男生參加,創下了該校的紀錄,啦啦隊輪候名單現在要從初中開始排。
在Longfellow小學的編織俱樂部中,學生們用衛生紙卷製成的簡易編織機穿紗線,縫製章魚手或製作一條蛇。
午餐時釣魚、啦啦隊候補名單、小學編織俱樂部,這就是華盛頓州第三大校區斯波坎(Spokane)實施智能手機禁令後的樣子。
全國非牟利教育網站Hechinger Report報道,隨著人們愈加擔心手機對學生心理健康、社交技能及學業的影響,許多校區、州乃至國家都在嘗試禁止年輕人使用智能手機。根據皮尤研究中心數據,約有十分之七的美國人支持學校禁止使用手機,至少在課堂上禁用;另有三分一的美國人贊成在校期間全天都禁用手機。
參與現實生活
不過,斯波坎校區領導人和社區合作夥伴並非只是想把手機從孩子手中奪走,他們還希望讓年輕人參與到「現實生活」中,校區稱之為「Engage IRL」。為此,學校官員設計計劃,讓每個學生每天都參與一些課後活動、俱樂部或運動。總學監斯文亞德(Adam Swinyard)說:「我們不能孤立地執行手機禁令。這事關學習健康的習慣」。
該校區去年秋天開學起實施新規:小學生和初中生必須將智能手機、手表和其他連網設備放在書包、小袋子裡或視線範圍以外的地方。高中的政策則有所放寬,允許學生在用餐時和課間使用手機。
通過Engage IRL活動,校區已在58所學校擴展課外活動。校區也讓教師每月規劃兩次校外旅行,並由市政府提供免費的公交服務。一家當地非牟利機構在三年內投入300萬元,聘請「參與導航員」負責追蹤每所學校的參與情況,尋找新活動並讓學生更容易參加。
早期數據顯示雙管齊下方法可能奏效:截至3月,將近1.8萬名學生參加了課後俱樂部、運動或活動,比上學年增加了19%。校區發言人表示,參與IRL活動的學生中,長期缺勤率下降了約13%。
手機板腦從小開始
同時,研究人員收集其他地方禁用手機的影響發現,近期跡象顯示,禁止在課堂用手機本身不足以扭轉該科技帶來的明顯傷害。
保守智庫「曼哈頓研究所」提供立法範本,供各州考慮如何限制在學校使用智能手機。作者之一法律政策研究員柯查姆(John Ketcham)表示,任何禁令都必須只是努力讓脫節的青少年與周遭社區重新連結的其中一環:「一旦我們讓孩子們不再習慣於使用智能手機,將為他們開啟新的世界、新的社交和交友方式」。
根據非牟利組織「常識媒體」(Common Sense Media)統計,在新冠疫情前的2015年,美國青少年平均每天花在螢幕上的娛樂時間約為6.5小時,包括遊戲和社媒。到了2021年,這個數字增加了兩個小時,而這8.5小時還不包括在學校和家中使用螢幕做功課的時間。現在,每5名兒童中就有2名在兩歲前擁有第一台平板電腦,近四分之一的兒童在四年級前就擁有個人手機。
老師們認為智能手機會分散課堂注意力,根據皮尤去年的一項調查,三分之一的教師(包括近75%的高中教師)稱智能手機是他們課堂上的「主要問題」。
據美聯社報道,到目前為止,至少有九個州已經禁止學生在上課時間使用手機。共和黨控制的佛羅里達州通過了全國第一部此類法律,而民主黨控制的加州議會將要求所有校區在明年夏天之前制定自己的政策。本報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