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長羅偉談施政 強調公安最重要

市長羅偉作客星島中文電台粵語台《焦點訪談》節目,回顧施政成果,回答聽眾提問。記者洪郁欣攝

市長羅偉(左二)在華裔助理梁莉娜(左一)陪同下到訪星島日報美西版總部,與社長兼總編輯梁建鋒(右二)、副總經理董少英(右一)、副總編輯陳之茵等會談。記者洪郁欣攝

羅偉市長(中)與星島社長兼總編輯梁建鋒(左)及副總經理董少英合影。 記者洪郁欣攝

「我知道我們還有很多工作要做,但我相信三藩市正在崛起。」三藩市市長羅偉(Daniel Lurie)昨日作客星島中文電台粵語台《焦點訪談》節目,回顧上任百日來的施政成果,並回答聽眾與社區的提問,涵蓋警力短缺、公共安全、預算赤字、市中心振興與華埠挑戰等多個市政焦點。

羅偉亦參觀《星島日報》美西版編輯部,與社長兼總編輯總編梁建鋒、副總經理董少英、副總編輯陳之茵、副採訪主任彭詩喬等討論三藩市面臨的挑戰。

市長羅偉在電台節目中強調,公共安全依然是優先事項。他指出,市警局目前約有500名職缺,市府已在1月啟動第一期55人警員訓練班,今年預計至少開四期。他坦言過去數年招募與培訓過程流失率高,須從制度改革,提升留任率並吸引灣區與全國其他城市的資深警員加入。

警力要加強 須便利商家

「我上任以來,公共安全便是首要任務。」他認為三藩市需要人手充足的警察局、縣警局、911調度中心等,街道才能更安全,三藩市的小企業主們也能更安心經營生意,經濟方能復甦。

在街頭毒品與精神健康問題方面,市長羅偉提到,市府近期已於Geary街啟用一座全天候「穩定治療中心」,提供60個短期床位作前線應急處置,並計劃逐步擴展至1,500個合適床位,滿足不同患者的實際需要。

他指出,讓人們離開街頭、獲得適當幫助,對城市形象與商業活動都有關鍵影響。

針對市中心經濟復甦,羅偉透露,包括服裝品牌ZARA與有限公司任天堂門店等即將進駐聯合廣場。

他表示,市府新成立的「市中心發展公司」(DDC)將協助中小企業籌資、簡化申請流程,並與州議員合作推動更多酒牌核發,提振夜間經濟。

在回答星島中文電台聽眾短信發送的提問如何應對中產階層居不易的問題,羅偉提到他於4月初公佈的「家庭分區」(family zoning)計劃,擬在馬連拿區(Marina)、日落區、列治文區等地的交通走廊沿線,允許建造更高樓層的住屋,預計可新增多達3.6萬個住宅單位,有助達成加州政府要求在2031年之前所規劃8.2萬個新住宅單位。

執政雖困難 感覺很值得

對於華埠面對的非法街頭販售與觀光復甦困境,羅偉坦承挑戰重大,並表示正支持州參議員威善高(Scott Wiener)推動立法,賦權警方處理街頭銷售贓物問題。至於華埠商家受到特朗普政府關稅等政策衝擊,羅偉說:「我們在聯邦政策方面能做的有限,但可以簡化營商程序,提升商戶生存能力。華埠若復甦,三藩市才算復甦。」

面對兩年高達11億元的市府預算赤字,羅偉指出,今年市府整體預算仍達159億元,但聯邦撥款減少,已無法如新冠疫情期間「發錢解決問題」。他強調將把資源集中於核心服務,包括公共安全、街道清潔與醫療服務,確保城市穩健運轉。

被問到上任百餘日曾否休假,他笑稱只有一天,坦言這份工作要求高,幾乎全年無休,上任後最意外的是對這份工作的熱愛,連最困難的部分都覺得值得,因為每天都有機會「實實在在改善市民生活」。本報記者洪郁欣三藩市報道

灣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