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是專欄改版的最後一篇,之後應該會減產,也會改寫一些更輕鬆的潮玩飲食內容,在這動盪和焦慮的時代大環境,也許小確幸比很多其他的更重要。
說起專欄,我大概前前後後加起來寫了八、九年,那時候大學還沒畢業,就在某報寫影評,專欄名字叫《MoMo看電影》,記得第一次影評見報,興沖沖地去便利店買來,展示給父母看,結果一打開報紙,我們都傻眼——影評背面,就是風月版!看著那個沒有布的嬌娃倩影隱隱約約從文字中透出來,我深深感受到甚麼叫「力透紙背」。
後來該報沒了,我也開始在影視行業工作打拼。還是新人小土豆的我,開始在電視台當演員,也開始寫電影電視劇。在那些充滿了無數個挫敗,又無數次重燃希望的日子中,繼續寫著專欄,零零散散寫過《字花》和其他幾本雜誌,然後就是長達四年的《東周刊》專欄,之後便是《星島日報》至今。可以說,我早已習慣了每周交稿的日子。真的很感謝這段時光,在那些散著墨水香氣的空白中,一點一點留下了青春。
我們這一輩,在時代更迭中,紛紛地迎來太多嶄新的一切,就像越來越快的行李運輸帶,我們追逐著、採擷著,樂此不疲。卻也眼睜睜地看著送我們來到此地的那架舊飛機,轟然遠去。
即使在未來的某日,總會與許多美好的舊事告別,也許是報紙雜誌、紙質書、電影、戲院……但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在它們仍然存留的此時此刻,我只想好好珍惜,就像珍惜晚霞,就像珍惜櫻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