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量子電腦研發 取得關鍵突破

量子電腦晶片Willow。Google Quantum AI

谷歌量子電腦冷卻系統可保持Willow晶片至零下460度低溫。Google Quantum AI

科企巨擘谷歌9日發布一台全新量子電腦,比起2019年遭外界質疑的同類電腦明顯進步,有望結束與傳統超級電腦的競爭,預示出一個由量子電腦推動藥物開發和人工智能(AI)等領域進步的未來。

《紐約時報》報道,谷歌宣稱這台採用Willow電腦晶片的量子電腦,僅需少於5分鐘,就能運算一項全球最強大超級電腦可能在10的25次方年(10 septillion years,超出宇宙存在時間)內都無法完成的數學計算。

經過數十年來對量子力學研究所得結果的量子運算,目前仍然被視為一種實驗技術,但谷歌的成就顯示科學家正在穩步改進技術,使量子運算能夠滿足數十年來圍繞這種偉大想法的巨大期望。

隨著美國與中國在這個日益重要的領域上爭奪霸主地位,微軟、英特爾和IBM等不少科技巨擘正在開發類似技術。美國主要透過大型企業和新創公司推動量子運算的發展,中國則由政府號稱注資152多億元進行量子研究。

由谷歌機器處理的數學計算是一項僅僅用於測試量子運算進展的實驗,而非能於藥物等其他領域有實際用途的任務。

研究人員相信量子電腦終有一天使今天的經典機器看起來過時,但這項技術仍有太多錯誤,暫時無法真正發揮作用。而谷歌的最新量子電腦則使用一種錯誤更正的形式,可以徹底發揮其潛力。谷歌同日於《自然》(Nature)科學期刊上發布一篇論文上透露,其機器已經超越「錯誤更正的門檻」,這是科學家數十年一直追求的里程碑。

這意味著量子電腦正在朝著未來的某個時刻邁進,儘管還是漫漫長路,但終有一天它們可以克服自身錯誤,執行能夠加速藥物研發進展的運算,它們還可以破解用於保護國家安全相關電腦的加密技術。本報訊

科技-三藩市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