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不見為乾淨

手機玩上癮,這個年代十分普遍,因此監察和控制下一代更難。手機本應用來聯絡,我卻把首要任務用作寫專欄、寫論文,因此很多人都說我難聯絡上,因為我回覆訊息非常慢,其實只是逃避的行為。昨天專欄提及過上周六舉家到會所游泳,只可惜泳池的環境正是我平日每天寫作的地方,難免忍不住手拿起手機寫作,惆悵之際,發現會所舉行一個兩小時的「手機攝影工作坊」,大女兒充滿好奇想參加。這份天意簡直是最佳禮物,於是決定「眼不見為乾淨」,直接把手機塞給她上課用,這樣便可以沒任何誘惑下游泳。

  工作坊地點是會所咖啡室,導師安排她與三位較年長的外籍人士坐在一起:「We need all the help from you, young girl!」因為年紀輕而獲得年邁同學的尊重,感覺頗有趣。至於課堂過程就不得而知,直至兩小時後大家在泳池會合。

  我上岸喘氣之際,她已急不及待不斷告知一大堆我不知道的手機攝影存在的功能,然後當然不斷展示她課堂時拍攝的照片:一大堆食物,亦有在會所室外地方,有人像,有死物,接著便是轟炸式的IQ問答:「攝影最重要是甚麼?」當然是相機。「不是!」但沒相機怎樣拍攝?「爸爸,最重要是光!沒有光,何來影像質素、攝影方向和顏色!Photography的Photo就是光,Graphy就是繪畫……」

  在她滔滔偉倫之際,偷偷看相片集,原來還有很多導師在屏幕講解理論內容的照片。只是當晚與媽媽提早慶祝母親節,地點是一個充滿當代中國藝術品的中國會,於是整晚人人都是模特兒,又或是打開手機燈的燈光師,一起照射著一大碟原封不動的北京烤鴨……

Uncategoriz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