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楊志超
我有一位朋友的妻子用餐時,總是不自覺地張嘴咀嚼,既然她的丈夫對她這個習慣保持沉默,我們也就不便置喙。
其實生活中有許多我們沒有發覺的盲點。大家有沒有留意,在日本乘搭地鐵,車廂內幾乎聽不到電話通話聲,若有遊客因不了解當地禮節而使用手機交談,雖然會令當地乘客感到困擾,但通常不會有人主動提醒,最終只會被視為失禮。
又如在歐洲社交場合,握手或舉杯時,必須注視對方雙眼。若不明白這個禮儀,恐怕永遠不會有人當面指正。
心理學測驗遊戲「周哈里窗」(Johari’s Window),能幫助我們改善這類社交困境,提升個人修養,減少人與人之間的摩擦,我經常與知交好友進行這項練習。
關鍵在於參與者必須真誠坦率並嚴守秘密。遊戲玩法像一個田字形的窗,將人際認知劃分為四個區域:
第一個區:是我知道我知道的事情,大家可以分享自己近期的新體悟。
第二個區:是我知道我不知道的事情,例如「我意識到自己不了解某人對我的評價」,其他人便可輪流給予誠懇意見。
第三個區(盲點):是我不知道我需要知道的事情,這是最有挑戰性的一個環節,需要你的知己朋友講出心底話,他們要告訴你他們認為你應該知道的事項。
最後第四個區:是我不知道我不知道的未來事情。是一個總結,整合你自己所得,終結怎樣會將吸收的新知識來改變自己的生活習慣。
在這個真假難辨的數碼時代,不時運用「周哈里窗」自我檢視格外有益。由於網絡演算法總是投其所好,容易使我們的觀點日趨偏頗。這個遊戲能在安全的環境中,幫助我們重新校準認知,回歸客觀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