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局勢動盪不安,美國也接受了大批湧來的難民。難民對美國到底會有什麼影響,各方眾說紛紜。美國移民協會的一份最新報告顯示,從經濟方面來說,難民的貢獻遠比人們意識到的要大得多。
全球難民危機持續升級,2022年全球有1億人被迫逃離家園。美國為應對人道危機,將2023年的難民接收目標設定為12萬5000人。但由於全球紛亂不斷,除了正常的難民接收外,自2021年以來,美國還通過人道特赦為近18萬阿富汗和烏克蘭人提供了庇護。
雖然關於難民的辯論通常集中在人道義務和公共安全問題上,美國移民協會的一份新報告發現難民對美國經濟有著遠大於人們預期的積極影響。
在全美各地,難民改變了許多社區的基本面貌。在北達科他州的Fargo市,玻璃制造商Cardinal IG和鄉村醫療機構Sanford Health均表示,如果沒有難民工人的湧入,他們將無法維持和擴大業務。在紐約的水牛城,難民扭轉了幾十年的人口下降趨勢,讓因工廠倒閉而廢棄的社區重新充滿活力。
這份報告建立在之前相關研究的基礎上,並對近期難民對美國經濟的貢獻進行了更新分析。報告發現,根據美國社區調查的最新數據鎖定的240萬名在美難民,在2019年家庭總收入達到936億美元,納稅250億美元,購買力達686億美元。
報告發現雖然難民在抵美初期會獲得援助,但他們的收入在隨後的幾年中出現了顯著增長。在美國居住不足五年的難民家庭的中位數收入約為3萬零500美元,此數字在接下來的幾十年中持續上升,當一個難民在美國居住至少20年時,他們的家庭收入中位數達到7萬1400美元,比整體美國家庭收入的中位數高出4300美元。
難民的創業精神也不可小覷,2019年美國有近18萬8000名難民創業家,他們的企業創收總額為51億美元,難民創業比例高達13%,而非難民移民中只有11.7%,美國本土人口中只有9%的人自主創業。在一些難民大州,難民對經濟的貢獻尤其明顯,在包括北卡羅來納、密歇根和馬薩諸塞在內的17個州中,難民購買力超過10億美元。在加州,難民的購買力超過207億美元。
報告也發現,與其他移民相比,難民更願意扎根美國,建立自己的生活。在居住美國20年或更久的難民中,有89.9%已成為公民,而在美國居住同樣長時間的其他移民中,這一比例為67.5%。此外,59.2%的難民家庭擁有自己的住房,而其他移民的這一比例為51.7%。美國本土居民為65.7%。本報記者榮筱箐紐約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