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TT散散

做過公職者,必定知道乜係LTT(Line To Take)。舉世政府皆極重視,因如此,政府或政權才能畀人見到團隊精神、紀律性及一條心。因若政出多門,一人講一樣,必令國民及市民無所適從,繼而懷疑權力中心搞緊乜,究竟邊個話緊事呢?

  小弟做過幾十年公務員,當知凡向外發言,有關部門的一切,必須先與上司取得默契。

  因為若你代表部門發放任何訊息,間接亦代表政府。故此,必須口徑一致,取得LTT後才見記者或向外間團體,發表言論。若冇做呢步,大件事。因分分鐘你講完畀上司拉去省,又或者公開指你講的是錯誤訊息,並不代表政府立場。咁咪瘀爆要搵窿捐?

  有感而發,因覺得近月政府發放訊息,真的非常混亂,經常前言不對後語,朝令卻即夕改。這個已非「偏見」,而是絕大部分市民的親身感受,故才出現紛指「對政府冇信心」。

  發展到如今,我的觀察,也有多少LTT散晒之感。因政府防疫團隊,由大群專家及高層官員組成。設計的政策,理應傾完又傾、度完又度才出籠。例如強制檢測,涉及全民,絕對不能「求求其其」又或者「講完又變,講完又變」。

  但市民睇到的,是政府明顯十五十六。本來,繼續考慮中,冇問題。問題在政府的一眾醫療顧問及專家天天發言,又上電台,又見記者,所講的日日有新睇法。弊在冇人知道佢 是否講緊LTT,又或者只在講個人立場。

  於是, 緊的全民強檢,又有散散 現象。

  例如,香港大學感染及傳染病中心總監何柏良高調指出,群體免疫已爆破,故力爭全民打三針,更勝全民檢測。

  同日另一專家袁國勇教授又公開表示,「全民檢測作用已不大」,護老院院友也錯過了最佳接種時機。

  咁咁咁,即係點呀?當政府仍然堅持度緊全民檢測安排,隔離營狂起,佢兩個就話冇用 啦。

  正常公務員,一定已經炒 !

Uncategoriz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