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網友覺得我七十二小時斷食期間,繼續每天街跑十公里是不可思議的事,他用「饑饉三十」來做例子,認為成年人比較安全的斷食時間以三十小時為極限,而且只可靜坐,不能體力透支。
組織大型的饑饉活動,主辦單位為確保參加者安全,當然態度保守。用公開活動作比較,失之偏頗。
有長期斷食經驗的人,身體已經適應斷食,在斷食期間做劇烈運動,人體所需的能量從哪兒來呢?首先,身體會先燃燒存在肝臟中的糖,即肝醣。一般來說,成年人體內的肝醣足夠二十四小時使用。當肝醣用盡之後,肌肉就不再依賴數量有限的肝醣了,轉而燃燒存量幾乎沒有上限的脂肪。當燃燒脂肪成為習慣,專司燃燒的蛋白質數量會增加,脂肪分解能力也會提升。事實上有研究證明,三天半的斷食完全不會影響任何運動表現,包括體力、無氧運動能力和有氧耐久力。
我建議幾個朋友試試戒掉早餐,但每次她們想也不想便拒絕,「我返足一日工,唔食早餐會低血糖,點應付一日工作?」定時定候吃三餐的人,身體未習慣燃燒肝醣,更加不可能燃燒脂肪,所以會被飢餓和疲累擊倒。但不試,就永遠沒有機會改變自己。
倒是一向堅持定時吃飯、少食多餐的媽媽,最近心平氣和跟我討論斷食的可行性,她發現飲食習慣最差的我,是她認識的人之中身體機能最好的。我的各項指數比十八、廿二的年輕人更漂亮,而且連感冒傷風咳都幾乎從未試過。我媽媽開始相信,多食少餐似乎真的能令人變得健康,她邁出了第一步,打算從168開始,看能否改善老年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