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聯社與特朗普政府再度於上訴法院交鋒 新聞自由與白宮媒體管制之爭未有裁決

本報訊
美聯社(AP)與特朗普政府週一(24日)在聯邦上訴法院再次辯論,焦點是總統是否可因不滿媒體用字而限制記者採訪權。這場具有第一修正案意涵的爭端始於去年冬天,當時特朗普宣布將「墨西哥灣」改名為「美國灣」,並限制美聯社進入橢圓形辦公室、空軍一號等小空間採訪,美聯社遂提出訴訟。下級法院裁定特朗普「報復性行為」違法,但華盛頓聯邦上訴法院暫緩該判決,使白宮得以繼續自行決定美聯社的採訪權。本案週一辯論後未立即裁決。

美聯社位於紐約的全球總部。美聯社

《美聯社》報道,雙方根本分歧在於媒體「池式採訪」的權限認定。政府主張,白宮擁有決定池式採訪名單的權力,可如同安排專訪一樣給予或剝奪特定媒體的機會。美聯社則反駁,既然是受邀出席的「池式」採訪活動,就不能因媒體言論而歧視,例如上週總統於橢圓形辦公室接見沙特王儲與紐約市長當選人馬姆達尼(Zohran Mamdani)時。美聯社律師托賓(Charles Tobin)表示:「第一修正案不會止步於橢圓形辦公室門口。」

爭端期間,美聯社記者偶爾仍獲有限空間活動的採訪機會,但頻率遠低於以往,而AP攝影師的進入機會則相對較多。托賓強調,白宮新政策已損害美聯社業務;多年來美聯社幾乎固定參與池式採訪。然而政府在法庭文件中回應稱,如果美聯社的商業模式建立在「永遠享有特殊待遇」的假設上,「這不是政府的責任」。

本案在三名上訴法官前辯論,其中兩人——卡薩斯(Gregory Katsas)與饒內咪(Neomi Rao)——皆為特朗普任命,今年稍早在另一案件中便曾反對美聯社立場。饒內咪質疑,若依美聯社主張執行,終將需要對總統本身發布禁制令,而法院極少對現任總統頒布此類命令。

政府方律師羅斯(Yaakov Roth)也質疑,若限制總統決定誰能進白宮,那是否意味總統舉辦聖誕派對時必須同時邀請等量共和黨與民主黨人士?第三名法官威爾金斯(Robert Wilkins)則反問,如果堪薩斯州一群合法購票的民眾準備參觀白宮,而其中有人在社群平台批評總統,政府是否能因此拒絕他們入內?威爾金斯感嘆:「那對公眾而言將是災難。」

美聯社執行總編輯裴斯(Julie Pace)同日投書指出,本案並非只關乎美聯社,而是攸關人民獲取政府資訊的權利。她寫道:「談新聞自由,其實是在談你的自由。」若政府能控制哪些記者可採訪總統及其可說什麼,「就是直接削弱第一修正案,值得所有人警惕。」

近四十多家新聞與媒體組織,包括 ProPublica、霍士新聞、紐約時報與華盛頓郵報等,皆提交法庭意見書支持美聯社。

美聯社之所以堅持使用「墨西哥灣」稱法,是因其收錄於廣受國際採用的《美聯社寫作手冊》中。該手冊也建議提及特朗普改名為「美國灣」的說法,但不強制使用新名。特朗普曾明言,除非美聯社採用「美國灣」,否則其採訪限制不會解除。

新聞及封面圖片來源:美聯社

美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