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藩市歌劇院14日晚舉行了歌劇《猴王悟空》(The Monkey King)的世界首演,由國際知名作曲家黃若(Huang Ruo)作曲,知名劇作家黃哲倫(David Henry Hwang)編劇,靈感源自中國古典名著《西遊記》,跨文化演出廣受歡迎,劇場內座無虛席。
《猴王悟空》以中英文雙語演唱,全劇圍繞「力量無法帶來真正的幸福,唯有放下貪念才能獲得內心寧靜」的主旨展開。通過悟空的成長與挫折,作品強調內心修行的重要性,共分兩幕,演繹孫悟空從花果山出世、拜師學藝、大鬧天宮,到被壓五行山及最終覺悟。
該劇的不少中文普通話唱段,由觀音與眾菩薩唱誦佛教《金剛經》段落,是1923年成立的三藩市歌劇院歷史上首次出現中文唱詞。男主角「孫悟空」除了男高音王亢(Kang Wang)領銜外,還有張慧望擔任的悟空舞者和四位偶戲藝術家聯合操控的悟空木偶,三種不同演繹方式,為全劇增添新意。女高音張玫瑰飾演的觀音在全劇大部分時間是在三層樓高的舞台凌空演出,呈現不凡藝術表現力。
劇中有多場武術與舞蹈片段,集合3D投影、木偶藝術與武術編排,令神話中的花果山、水簾洞、海底龍宮、天庭、八卦爐等經典場景,以3D投影和動態舞台技術重現。該劇將木偶操控、武術動作與歌劇演唱融合,是一次「跨界的藝術實驗」,象徵歌劇形式向更開放的多元敘事邁進。
該劇會演出共八場至本月底30日。 本報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