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華協中心(CCDC)主辦的《Little Sweet & Big Thanks 少甜唔該》甜品比賽,周六在三藩市華埠中平園舉行。活動由多位居民與社區領袖共同籌備,不少居民曾在困境中受過社區支援,如今希望透過行動回饋社區。活動吸引逾二百名居民參與,並為華協中心青少年計劃籌款,盼以甜品凝聚社區、傳遞感恩與互助精神。
比賽邀請五位評審,包括華協中心行政主任楊重賢、第3區市參事李爾德、星島日報社長兼總編輯梁建鋒、永興餅家東主陳永興,及Tenderloin Family廚藝比賽「人民之選獎」得主Alex Humphrep。
楊重賢表示,近期聯邦糧食券補助削減讓不少家庭面臨壓力,也更凸顯社區互相扶持的重要。他指出,是次比賽透過食物重新連結居民,營造難得的交流空間,「大家做的每一道甜品都充滿心意和社區,非常感謝大家的用心。」
今年共有20位居民參賽,帶來家傳食譜與創新甜品,包括紅糖缽仔糕、椰汁香芋西米露、古法大籠金、芝士蛋糕、慕斯甜品及千層蛋糕等,氣氛熱烈。
多位評審分享感受。李爾德表示,作品整體水準極高,評審難度不小。梁建鋒則笑言,雖然需節制甜食,但看到參賽者如此用心製作,他仍決定逐一品嚐全力支持。餅家東主陳永興指出,曾在田德隆家庭大廈擔任烹飪比賽評委,此次更期待居民呈現的家鄉風味。廚藝比賽「人民之選獎」得主Alex Humphrep表示:「每一道甜品都令人感受到溫度。」
多位參與籌辦的移民媽媽分享經歷,令在場居民深有共鳴。創辦人之一翠華憶述,初到美國時為了養家長時間兼職工作,有時甚至從帝利市(Daly City)步行回華埠,只為節省交通費。她希望透過活動提醒大家,在忙碌與壓力之間也要給自己一點「甜」。另一位創辦人翠萍表示,她曾居住散房,曾受華協「疫境送暖」送餐計劃協助;社區的支持讓她度過艱難時期,因此決心以比賽回饋社區。
參與者慧娟亦分享,她初到美國時不懂英文,挨家挨戶前往酒店詢問工作機會。最終獲聘為執房員,她白天工作、晚上到 City College 學英文,建立自信,改善生活條件。她希望比賽能讓更多人感到自豪,「我們有把苦變成甜的能力。」比賽結果公布:第一名謝愛蘭、第二名何艷梅、第三名黃雅清。
活動同時動員三十多名青少年義工協助籌備。根據活動海報,捐款100元可獲一次甜品試吃,500元可供兩人參與;捐款1,000元以上更可參加由華協青少年帶領的華埠小巷導賞,從下一代的視角重新認識社區歷史與文化。本報記者蘇婕雅三藩市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