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碌錄

(嚴勵行)

  身為音樂人,生活彷彿是一首永不間歇的快板樂章。近期,我同時籌備《一束光:高錕的記憶》音樂劇、處理排練與行政事務,並為數場規模不一的演唱會張羅一切——從編曲、寫譜、綵排到人手安排等,每項工作都像緊湊的節拍,讓我幾乎喘不過氣,太太甚至笑說我連剪指甲也沒時間。

  在這樣高壓的節奏中,我深深體會到,除了天父賜予的音樂天賦外,過去在大學鑽研的數學邏輯,以及畢業後在蘋果電腦工作的經歷,竟成為我如今梳理千頭萬緒的關鍵。數學訓練了我條理分明的思維,而科技產業的歷練,則教我如何在電腦即將出現問題時,做好備份工作,為自己規劃出最有效率的動線。這些看似與音樂無關的背景,卻意外地成為支撐藝術創作的無形骨架。

  然而,再精密的邏輯安排,也抵不過體能的極限。我深知在如此緊湊的生活中,健康難免被犧牲,尤其睡眠永遠不足。但現實是,工作無法放下,於是只能在有限的條件下,盡力照顧自己。我開始更注重健康飲食,多喝太太的湯水滋補身子;最近也求助中醫,透過藥方調理身體。早晨的藥讓我精神飽滿,有動力迎接一天的挑戰;夜晚的藥助我深沉入睡,即使休息時間短暫,也能盡量讓身體恢復元氣。

  香港這座城市的步伐總是急促,而都市人的健康問題也特別多。我們無法逃離工作的洪流,卻能運用生活的智慧,在縫隙中尋找平衡。我總勸身邊的朋友,趁著稍有餘裕時,多運動、多吃健康食物,打好身體的底子。當忙碌的高峰來臨,才有足夠的本錢去應付。

  歸根結柢,健康才是我們最珍貴的資產。在音符飛揚與行程交錯之間,我學會的不只是如何完成工作,更是如何在奔忙中,為自己守住那一方身心安頓的空間。

Uncategoriz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