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卡新規擬收緊 特朗普政府擬重新擴大「公共負擔」審查

本報訊

美國公民及移民服務局(USCIS)週一(3日)提交一項監管方案,計劃收緊移民法中的「公共負擔」(public charge)不准入條款,可能加強對綠卡申請人使用政府福利的審查。

美國公民及移民服務局提交一項監管方案,計劃收緊移民法中的「公共負擔」(public charge)不准入條款,可能加強對綠卡申請人使用政府福利的審查。美聯社

《時代周刊》報道,該方案於11月3日送交聯邦資訊與監管事務辦公室(OIRA),在官方網站上被列為「擬議規則」。具體條文尚未公布,因此尚不清楚美國移民局將採取何種具體修改。

若此提案進入正式的「公告與意見」程序,將標誌著自2022年以來重大政策轉向。當年頒布的「公共負擔」規則,僅將現金援助及長期照護視為考量範圍,不包括「補充營養援助計劃」(SNAP)、一般醫療補助(Medicaid)、住房券及婦嬰營養補助(WIC)等非現金福利。

「公共負擔」不准入條款屬《移民與國籍法》的一部分,允許美國政府拒絕那些「可能主要依賴政府救助」的非公民入境或調整身份。

特朗普政府於2019年曾擴大「公共負擔」定義,將多項非現金福利納入,包括SNAP、絕大多數的Medicaid及公屋援助。同時建立一套多重評估架構,將申請人的年齡、健康、教育、收入及英語能力等列為正面或負面因素。該規則曾多次遭法院挑戰,部分條文被暫緩執行,最終於2021年撤銷。

拜登政府上台後,國土安全部於2022年發布新終版規則,恢復2019年前的標準,僅將現金維生補助與長期照護納入考量,排除大多數非現金福利。根據此架構,領取SNAP、一般Medicaid、WIC或住房補助通常不會影響綠卡申請。

綠卡持有人(合法永久居民,LPR)屬合法非公民,但在福利適用上並非人人相同。依聯邦法,LPR通常被歸為「合格外籍人士」(qualified alien),可申請部分項目如SNAP,但多數人須等候五年,且各計劃另有不同規定與例外。

五年等待期的例外情況包括難民、政治庇護者、人口販運受害者、部分軍人家庭、未滿18歲兒童,以及符合殘疾或困難條件者。

部分州亦運作補充性福利計劃或制定額外資格標準,影響永久居民的福利取得。

根據2022年生效的USCIS「公共負擔」規則,領取SNAP或其他非現金補助一般不會影響綠卡資格;僅有現金維生援助或長期機構照護,才會被列入「公共負擔」考量。

 

新聞及封面圖片來源:美聯社

美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