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華藝演藝中心正在排練演出新話劇《沉默的道釘》,日前迎來史丹福大學歷史學張少書教授和矽谷亞洲藝術中心館長舒建華,與劇組主創人員和演員共同商討通過話劇藝術舞台,更好地展現150多年前鐵路華工在修建美國太平洋鐵路的歷史。
張少書長期研究美國亞裔及華裔課題,在美國的對外關係、華人離散史、美國亞裔歷史、全球史等領域都頗有建樹,1999年榮膺古根海姆學者獎。身為第四代華裔美國人,他近年來特別關注北美鐵路華工的歷史研究,2012年在史丹福大學創立「北美鐵路華工專案」。張少書撰寫專著《沉默的鋼釘:鑄就美國鐵路奇跡的中國勞工》(2019),以及與費雪金(Shelley Fisher Fishkin)合著的《華人與鐵路:建設橫貫大陸的鐵路》(2019),被譽為美國鐵路華工史研究領域兩部里程碑式力作。
華藝演藝中心理事長陳建萍介紹,經過兩年的精心籌備,華藝將在2026年新春公演六幕原創話劇《沉默的道釘》。該劇描寫150多年前,廣東四邑的勞工漂洋過海修建美國太平洋鐵路的故事。劇組目前已全面進入籌演和排練階段。
張少書向正在緊張排練的主創人員和演員介紹有關話劇中涉及的鐵路華工歷史。導演曾春暉、藝術總監盧小燕、劉鎵瑋和主演劉興久等主創和演員們,紛紛就戲劇細節和歷史真跡提問,張少書一一作答,講解他對鐵路華工歷史的研究成果。
該劇編劇陳旭明在創作期間曾查閱數十萬字的相關歷史文獻資料,形容張少書《沉默的鋼釘》是對編劇最重要的專著之一,因其史料豐富和細節紮實,例如對合恩角懸壁鐵路勞工使用吊籃的研討,鐵路合龍慶典上華工參與最後枕木的鋪墊,以及當年四邑勞工在太平洋鐵路工地中的各種生活細節等,為編劇構建故事結構和塑造人物形象,提供了非常紮實的歷史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