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美國聯邦調查局(FBI)近日警告,冒充移民與海關執法局(ICE)人員行騙與施暴的案件近期激增,呼籲執法人員在執勤時「明確表明身分」,以防止犯罪分子假冒官員進行綁架、搶劫與性侵等罪行。
移民與海關執法局(ICE)官員戴著面罩在馬里蘭州等待拘捕移民。美聯社
《國會山報》報道,FBI在通報中指出:「隨著ICE近期在全美執法行動增加,犯罪分子利用該機構曝光度與媒體報導提升的機會,針對弱勢社群行騙作案。這不僅傷害受害者與社區,也損害整體執法體系的公信力。」通報強調,這類「冒名行動」使民眾難以分辨真正執法人員與犯罪分子,進而破壞社區對警察的信任。
近月多起案件引發關注:
今年8月,紐約三名男子假冒ICE探員搶劫餐館並綑綁員工,受害者起初誤信他們為執法人員。
4月,佛羅里達一名女子被假冒ICE人員騙上車綁架至公寓,隨後逃脫。
2月,布魯克林一名男子假冒ICE官員,引導女子進入樓梯間後拳打並企圖強暴,最後搶走她的手袋與手機。
1月,北卡羅來納州一名男子冒充ICE探員闖入旅館房間性侵女子,並威脅若不就範將遣返她。
FBI呼籲,全美各層級執法人員「在執勤時應充分表明身分,並配合民眾核實,如允許對方致電當地警局確認」。FBI與ICE未對媒體詢問作出回應。批評者指出,部分執法人員因配戴口罩且無明顯識別標誌,反而讓冒充行為有機可乘,也掩護了執法人員中行為不當者。
紐約州民主黨籍聯邦眾議員艾斯派拉特(Adriano Espaillat)今年初提出法案,禁止ICE與國土安全部(DHS)探員在執勤時戴口罩,並強制配戴識別徽章。他在6月提出法案時表示:「維護民主社會治安的人不該匿名。當ICE探員戴上口罩、遮掩身分,這種做法讓人聯想到極權國家的秘密警察,與地方警察透明執法的原則背道而馳,也造成社區混亂。」
他強調:「許多移民來美尋求自由與希望,不應再因蒙面、持槍、無標誌車輛的人員而感到恐懼。若你真在執法,就不應匿名。」
前邊境事務主管霍曼(Tom Homan)則對探員戴口罩的政策表達矛盾態度,稱特朗普政府官員擔心探員遭網路人肉曝光。霍曼說:「這些人每天冒著生命危險上街抓捕最危險的罪犯,若戴口罩能保護他們及家人,就應該這麼做。」他補充道:「我個人也不特別喜歡口罩,但有時是不得已之舉。」
新聞及封面圖片來源:美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