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同意採購 美國大豆農獲喘息機會

本報訊

美國與中國於週四(30日)達成貿易休戰協議,讓陷入困境的美國大豆農民終於獲得急需的生機,結束數月來因中國抵制而瀕臨破產的恐懼。

2025年9月印地安那州大豆農夫捧起大豆。美聯社

《紐約時報》報道,特朗普總統在社群媒體上表示,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已批准恢復購買「大量」美國大豆、高粱及其他農產品,稱「我們的農民將會非常高興!」

協議最終細節尚未公布,但據悉中國的農產品採購量將回復至特朗普上任並發動貿易戰之前的水準。財長史考特貝森特)在霍士商業頻道表示,中國同意今年至明年一月間從美國購買1,200萬公噸大豆,並在未來三年每年購買至少2,500萬公噸。

貝森特指出,未來三年中國每年將購買約2,500萬公噸,與過去每年購買2,500萬至3,000萬公噸的水準相近。由於大豆價格波動,未來中國在大豆採購上的實際支出仍不明朗。

擁有北達科他州上千英畝大豆農地的貝森特表示,他預期特朗普將繼續敦促中國增加採購量。

大豆是美國對中國出口價值最高的農產品。去年中國進口美國大豆達126億美元,但在特朗普對中貨徵收高額關稅後,中方改向巴西採購。

失去中國這個主要買家,使美國農村憂心將重演1980年代的農業危機,許多農場可能破產。特朗普政府原計劃提供聯邦補助協助農民渡過今年收穫季,但因聯邦政府停擺而暫停執行。

北達科他州立大學農業經濟學教授威爾森(Bill Wilson)表示:「這將帶來紓困,也將在政治上產生正面影響,顯示特朗普政府正努力回應農民訴求。」

威爾森指出,協議仍有許多未解問題,包括如何執行。特朗普在2020年與中國達成的貿易協議同樣承諾大量採購美國農產品,但因新冠疫情導致全球供應鏈中斷,根據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資料,中國僅履行約83%的採購承諾。

這次中美協議被視為一項為期一年的「停火協定」,目前尚不清楚未來是否需要重新談判農產品採購條款。

貝森特並指出,東南亞其他國家也同意額外購買1,900萬公噸美國大豆,但未說明時間範圍。他強調,特朗普已為農民「兌現承諾」。

貝森特說:「中國曾將我們偉大的大豆農民當作政治籌碼,如今這一切都已過去,他們應該能在未來幾年獲得豐收與繁榮。」

 

封面圖片來源:美聯社

即時國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