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的決定

(Isaac & Nelson)

  所謂「期望越大,失望越大」,這句話在電影和新產品的宣傳中都適用。很多品牌會巧妙地製造話題,利用受眾的「期待」作宣傳。IN.DECIDE這次想分享的一個案例,正是運用了這種手法。

  最近,40歲的NBA球星LeBron James在社交平台上發布了即將有「The Second Decision」。第一次的「Decision」是一個直播節目,他宣布加盟熱火隊,引起了轟動,成為熱話。在他揭曉「2.0」的正式內容前,網友們已經開始猜測,似乎是跟「1.0」相呼應,甚至有人猜測他會宣布退役,令常規賽最後一場的票價暴漲超過五倍!

  不久,他公布「2.0」是為軒尼詩V.S.O.P的宣傳。雖然不評論是否能帶來1+1=3的協同效應,但無可否認,事件成功引起了全球的熱議。借助球迷的期待,軒尼詩獲得了極高的曝光率,聯名限量版V.S.O.P也迅速成為焦點。然而,球迷們卻感到「被玩弄」,不僅被誤導,甚至有些人希望他能立即退出球壇,認為這個玩笑開得有點過火,對球迷不夠尊重。

  在香港,也有一些引人注目的案例,其中之一是實惠的「多謝各位多年支持」行銷活動,旨在宣傳產品減價。實惠先在社交平台上發布了「多謝各位多年支持」的帖子,隨後又在店外貼上「最後今天多謝街坊支持」的告示,引起廣泛的討論,讓網友感到「玩得過火」,擔心自己已訂購的產品是否能平安送達。

   「人人期望可達到,品牌的快樂才能比天高」,利用受眾的「期待」,必須懂得如何應對和控制落差。否則,隨便搞個「退休」或「結業」,容易造成反效果!

Uncategoriz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