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面對日益高昂的學費、沉重的學生貸款壓力以及黯淡的就業市場,越來越多的美國學生和家庭開始質疑大學學位的「投資回報率」(Return on Investment, ROI)。這種公眾信心的下滑,正迫使美國各地的高等院校從過去的學術殿堂,轉變為必須向市場證明其價值的「供應商」,它們開始在廣告和招生策略中,將畢業生的財務回報作為核心賣點。
學士學位多數仍具價值
儘管質疑聲浪高漲,但大量研究數據表明,從長遠來看,獲得學士學位在經濟上仍然是值得的。斯特拉達教育基金會(Strada Education Foundation)的最新分析發現,70%的公立大學畢業生有望在十年內獲得正回報。然而,這種回報率因州、學校和專業的不同而存在巨大差異。正因如此,許多來自低收入家庭的學生因懼怕債務,轉而選擇技職學校,放棄了傳統的四年制大學。
大學的應對與改革
為了應對這場信任危機並在日益萎縮的生源市場中競爭,美國大學正從兩方面入手:降低成本和提升畢業生收入。許多學校近年來凍結了學費,或通過降低標價來更真實地反映學生實際支付的費用。更重要的是,大學正努力縮小學術與就業市場之間的鴻溝。以密西根州立大學(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為例,校長古斯基維茨(Kevin Guskiewicz)已組建由商界領袖構成的委員會,旨在調整課程設置以更好地滿足行業需求,並為學生創造更多實習機會。
與就業市場的脫節
然而,確保畢業生找到對口的高薪工作依然是巨大的挑戰。燃燒玻璃研究所(Burning Glass Institute)的研究發現,高達52%的近期大學畢業生處於「未充分就業」狀態,即他們從事的工作並不需要大學學位。為此,聯邦政府也正加強干預,試圖將聯邦資金與畢業生的收入水平掛鉤。同時,通過「大學計分卡」(College Scorecard)等工具提升數據透明度,讓學生和家長在擇校時能更清晰地了解不同學校和專業的真實財務回報,也成為改革的關鍵方向。
常見問答Q&A
Q1:目前來看,投資大學學位還划算嗎?
A1:總體而言是划算的。根據研究,大多數公立大學的學士學位能在十年內為畢業生帶來正向的財務回報。但回報率的高低極大程度上取決於您所在的州、選擇的學校、專業以及您所承擔的學費成本。
Q2:為什麼大學現在如此強調「投資回報率」(ROI)?
A2:主要原因是公眾對高等教育的信心因學費高昂、學生債務沉重和就業市場不佳而下降。同時,由於出生率下降導致適齡學生人數減少,大學之間的招生競爭也變得更加激烈,迫使它們必須證明自身的價值。
Q3:政府在這方面扮演什麼角色?
A3:聯邦政府正試圖通過政策工具來提高大學的問責制。例如,一些新的法規旨在將聯邦資金的發放與大學畢業生的收入水平掛鉤,以淘汰那些無法為學生帶來良好經濟回報的課程。此外,政府也通過「大學計分卡」等平台,向公眾提供更多關於畢業生收入的透明數據。
來源:美聯社
封面來源:美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