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記者蘇婕雅三藩市報道
加州州長紐森本周一(6日)正式簽署由州參議員威善高(Scott Wiener)提出、三藩市市長羅偉(Daniel Lurie)主導的州參院276號法案(SB 276),即《安全街道法案》(SAFE Streets Act),授權三藩市加強執法打擊街頭非法轉售贓物行為,保護合法攤販與社區安全,為市區復甦邁出關鍵一步。
這項法案歷經兩年籌備與協商,最終在州議會獲得通過並由州長簽署成為法律。威善高表示:「這項新法為三藩市提供了新的工具,制止街頭販售贓物的現象,保障合法攤販的生存空間,並解決長期以來的公共安全問題。」
他感謝市政府、社區團體及街頭攤販的支持,特別是「米慎街攤販協會」(Mission Street Vendors Association)多次赴州府作證,推動法案最終通過。
根據新法,市府可要求販售經常被偷竊商品的攤販申請許可證,或出示合法購買證明,否則將面臨罰款;累犯三次者可被控以輕罪,最重可判入獄六個月。法案不適用於販售熟食的攤販,也不影響已合法持證或能提供購買證明的經營者。
周二(7日),威善高在米慎區舉行記者會,與羅偉市長、「米慎街攤販協會」、CLECHA等社區團體共同慶祝《安全街道法案》正式生效。羅偉表示:「安全與清潔的街道是城市復甦的基礎。SAFE法案讓我們有權取締非法販售行為,同時保護勤勞守法的攤販和小商家,這是重建繁榮市區的重要一步。」他同時提到,市府接下來將加強夜間警力與街頭巡邏,並與三藩市公務局協調合作,優先整頓米慎街、16街站一帶的治安亂象。
公務局在執法初期將扮演關鍵角色,包括受理攤販許可申請、現場稽查並開出首次書面警告。若屢勸不聽,警方便可介入採取進一步行動。市警局亦將建立資料庫追蹤違規紀錄,並調整資源針對高風險區域進行定點巡查。
社區團體對法案通過表示歡迎。米慎街攤販協會指出,非法販售活動對街區秩序、創業者及行人安全造成嚴重影響,期盼新法能恢復街頭安全與公共空間通行。CLECHA創辦人奧提茲(William Ortiz)強調:「攤販文化是三藩市的一部分,但犯罪活動不是。SB 276傳遞出明確訊息——我們不再容忍非法行為,三藩市正在重生。」
本報記者在會上特別詢問華埠街頭無牌攤販問題時,公務局局長邵特(Carla Short)表示:「這項新法將適用於全市,包括華埠在內的所有社區。我們的稽查團隊將持續在華埠巡查與執法,確保所有攤販都明白並遵守新規。如果發現有人販售贓物或無法出示購買證明,我們會先發出書面警告,若屢次違規,警方將介入採取後續行動。」
長期關注非法無牌攤販問題的三藩市華埠商戶聯會會長邵旗謙亦對新法表示支持,並期望該法能「持久有效」,真正遏止困擾商圈多年的違法行為。他指出:「非法攤販不僅損害守法商家的生意,更破壞街道秩序與社區形象。希望市府和執法部門持續落實法案精神,確保市民與遊客都能享有安全有序的街道環境。」
新法已隨州長簽署即刻生效,全市各區,包括華埠在內,均將納入執法範圍。羅偉承諾,市府將持續增派人手、提升巡邏力量,並與社區協作,確保街頭既安全又充滿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