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訊
黃金價格週二(7日)首度突破每盎司4,000美元,創下歷史紀錄。市場強勁的投資需求、全球地緣政治與經濟不確定性,以及市場預期聯儲局將進一步降息,推動金價持續飆升。
《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道,今年以來,黃金已上漲51%,主因包括各國央行大量買進、黃金掛鉤ETF需求增加、美元走弱,以及散戶投資者在貿易與地緣政治緊張升溫下尋求避險。黃金今年第一季的季度漲幅是自1986年以來最強的一次。

今年以來,黃金已上漲51%。美聯社
黃金在低利率與經濟不穩時表現亮眼,被視為對抗通膨的「抗壓性」資產。投資者普遍押注,當物價上漲時,黃金將維持其價值。
目前美國政府關門,導致交易員與決策者無法取得聯邦經濟數據,包括關鍵的每月就業報告。9月份的通膨數據預計將於下週公布。在缺乏官方資訊的情況下,投資者被迫依賴次級、非政府數據來判斷聯儲局降息的時機與幅度。
市場目前預期,聯儲局在10月28日至29日會議上將降息0.25個百分點,並可能在12月再降息一次。
蠍子礦業公司(Scorpion Minerals)首席投資長麥可蘭福德(Michael Langford)表示:「我預計黃金在未來六個月內將漲至每盎司4,300美元,因美元預料將持續貶值。」
億萬富翁投資者葛瑞芬(Ken Griffin)週一表示,黃金成為比美元更安全資產的現象「令人極為憂慮」。
他在接受彭博訪問時說:「我們看到資產價格正明顯遠離美元上漲,因為人們正在尋找方法有效地去美元化,或降低與美國主權風險相關的投資風險。」
高盛(Goldman Sachs)週一上調對2026年12月的黃金價格預測,從每盎司4,300美元提高至4,900美元。
根據中國人民銀行數據,中國央行9月連續第11個月增持黃金儲備。
新聞及封面圖片來源:美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