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益社中秋寄意 與社區共享清歡

左起趙熾強、Raymond Liu、Raj Salwan、張亞靜分發月餅。記者王蔚攝

主辦方、民選官員、義工。記者王蔚攝

義工分發新鮮蔬果。記者王蔚攝

本報記者王蔚菲蒙報道

華人社團把中秋節的美好祝福傳遞到弱勢人群社區,以月餅為載體,搭建文化交流橋樑,共建和諧社區。

「華益社 (CBC)」(Citizens for a Better Community)在10月6日中國傳統節日中秋節的上午,將500個月餅和4000元支票送達三城志工食物銀行 (Tri-City Volunteers Food Bank) ,與200多位接受食物援助的社區成員共享中秋節團圓喜樂的氣氛。

上午10點,位於菲蒙(Fremont)約瑟夫街37350號的三城食物銀行大門前,來自菲蒙、聯合城(Union City)等周邊地區的人們排起長隊,從菲蒙市府官員和華益社代表手中接過月餅,並領取新鮮蔬果。

菲蒙市市長Raj Salwan和市議員張亞靜、Raymond Liu,以及前市長高敘加分別向領取食物的居民送上節日的問候和祝福,並詢問他們的生活狀況。

三城食物銀行的主任呂椿齡(Linda Leu)告訴本報記者,這是他們與顧客第一次慶祝中秋節。「如果你去美國任何一家食物銀行,他們都會慶祝感恩節和聖誕節。」而慶祝中秋節對華人顧客具有重要意義。菲蒙等周邊城市亞裔的比例很高,該食物銀行的客戶中有40%是亞裔,其中華人佔大多數。她感謝華益社的慷慨捐助,尤其是在他們面對聯邦資金削減帶來的挑戰時,社會各界的援助至關重要。「近來每周都會新增50名左右領取食物的人,反映了背後存在的失業等社會狀況,我們需要更多的食品來滿足他們的基本需求。」

華益社的創會會長趙熾強(Herbert Chiu)對記者說:「中秋節是華人團聚的日子,我們贈送月餅來傳遞情誼和溫暖,也希望大家在家品嚐月餅時想到我們的社區。」

華益社會長蘇慧雯向記者透露,他們的一對華人會員夫婦匿名捐款4千元表達對中秋節活動的支持。「希望能緩解食物銀行的資金緊張,讓弱勢群體感到大家的關愛。」

張亞靜說,我們社區很多人都是移民,包括華人,中秋節讓我們思念親人;我們送月餅讓他們感受到菲蒙大家庭的溫暖,同時我們也感受到社區成員之間溫暖互助的情誼。」

華益社副社長李英敏對記者表示,華益社成立33年來致力於從草根耕耘,鼓勵華人投身公共服務、奉獻社區。「將中秋節團圓、和平、和諧的文化寓意融合進社區,不但繁榮多元文化,而且讓其他族裔看到華人的影響力。」

華人Amy和John夫婦前來幫父母領取食物。他們說,月餅包裝盒上的「家」字,契合中秋節闔家團圓的寓意,反映了主辦方的用心。「很高興看到中國文化跟社區結合得那麼好。」

灣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