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軟加速布局自研芯片戰略,計劃以自家開發的MaiaAI加速器,替代部分英偉達與超微半導體GPU,在其雲端數據中心運行人工智能(AI)工作負載。
長期以來,微軟都依賴英偉達與超微半導體供應大量GPU,但在自研芯片領域起步較晚。直到2023年底,微軟才公開首款自研AI加速器Maia。
相較之下,亞馬遜與Google則多年前就投入定制中央處理器(CPU)與AI加速器研發。推動這一轉型的核心原因,是這些公司對「每美元性能」的高度重視。對於超大規模雲服務提供商而言,這一指標是衡量成本效益的關鍵標準。
微軟首席技術長Kevin Scott表示,雖然目前英偉達產品在性價比上仍表現最佳,但為滿足數據中心需求,他願意考慮任何可行方案。他明確指出,長期規劃「毫無疑問」是讓自研芯片成為數據中心的主力。
Scott補充道,這不僅涉及芯片本身,還包括整個系統設計、網絡架構及散熱管理。他說:「我們需要自主決策的自由度,才能針對具體工作負載,實現計算資源真正優化。」
2023年,微軟首款Maia100AI加速器已將OpenAI的GPT-3.5模型遷移至自研芯片上運行,部分釋放了GPU算力。然而,其性能與英偉達、超微半導體的競品GPU相比仍有差距。據悉,微軟正研發第二代Maia加速器,預計明年推出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