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鼓勵市民協助打擊殘酷對待動物的行為,警方積極推展「動物守護.社區大使」計劃 (Animal Watchers Programme) ,計劃支持學校成立校園動物閣「寵愛閣」,讓學生從小學習愛護動物。
八鄉中心小學李思浩老師撰文,分享讓學生透過照顧陸龜,從低頭族到動物守護者,學會耐心與尊重動物。
全文內容:
八鄉中心小學位於元朗八鄉,鄰近大帽山,四周環樹,環境優美。學校一向重視生命教育、環境教育及正向教育,在警務處「動物守護.社區大使」計劃的支援下成立校園「寵愛閣」,正是希望學生能透過照顧生命,從而體驗生命的價值,並在過程中改變自己。
在這個充滿愛與責任的空間裏,學生們輪流當值,親身照料校園動物。他們學習餵食動物、清潔環境、觀察行為,甚至記錄健康狀況。這不只是日常工作,更是一場生命課堂,讓孩子們在互動中學會耐心、同理心與尊重。
「寵愛閣」亦積極推動社區關懷與環保意識。學生們發揮創意,將被棄置的石頭重新賦予生命,親手繪上熊貓圖案,盡顯可愛的童真。他們將「熊貓石」製作成義賣品,在學校及社區活動中展售,向公眾宣揚保育訊息,喚起大家對國寶熊貓及其他動物的關注。

學生們在石頭上親手繪上熊貓圖案作義賣品,在學校及社區活動中展售,向公眾宣揚保育及發愛護動物信息。

八鄉中心小學飼養陸龜,讓學生學習尊重生命。

陸龜用沉默教會學生們耐心與尊重,讓他們用心感受生命的節奏。
陸龜是孩子們最特別的老師。牠們步伐緩慢、動作沉穩,與學生急促的生活節奏形成鮮明對比。起初,學生們急於完成任務,但當他們靜下心來觀察陸龜的生活節奏,才明白照顧生命不是「快」,而是「慢」。陸龜用沉默教會他們耐心與尊重,讓孩子們學會等待、細膩觀察,並用心感受生命的節奏。
在「寵愛閣」裏,學生不只是照顧者,更是被生命教導的學習者。他們從低頭族蛻變為抬頭欣賞自然的「小小動物大使」,不只照顧動物,更照亮了自己心中的一片森林。
更多關於校園寵愛閣的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