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本週正式啟動 K 簽證,開放吸引全球科技與工程專業畢業生免雇主擔保入境、居留與就業,此舉正值美國宣布 H-1B 簽證費暴增、人才尋求替代方案之際。這項新政策被外界視為中國在中美地緣競爭中的積極布局,展現對國際人才與外資友好姿態。
受影響對象
據《路透社》報道,K 簽證專為全球年輕 STEM(科學、技術、工程、數學)畢業生設計,無需工作邀請與雇主擔保,對因美國抽籤、名額、費用等障礙受挫的外籍人才格外有吸引力。專家指出,印度是 H-1B 主要受益國,新政將令部分印度 STEM 人才考慮轉向中國。
政策優勢與國際趨勢
K 簽證不僅展現中國「降低門檻、歡迎國際人才」的政策意象,還搭配多項產業開放與免簽措施。與此同時,包括韓國、德國、新西蘭等國也在放寬簽證吸引全球技術移民,全球高技術人才流動加劇。
現實挑戰與疑慮
儘管政策號稱「寬鬆」,K 簽證實際細節尚不明確。語言門檻高,多數科技企業以中文為主要語言,非華語背景者進入困難。中國未明確說明財務激勵、永久居留、家庭團聚等權益,也極少賦予外國人公民身分。專家認為,政治關係也可能影響中國對特定國家申請者的接納度。
影響與前景
中國歷來重點吸引海歸華裔科學家,對其他國籍人才招募相對保守。美國擁有全球最多移民(逾 5,100 萬人,佔總人口 15%),中國則僅約 100 萬外籍人口(低於 1%)。專家認為,若中國能吸引哪怕少部分全球科技人才,有助於提升其在高科技領域的國際競爭力。
封面來源:Adobe St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