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市今年首宗西尼羅病毒病例確診

波士頓公共衛生委員會(BPHC)於本周宣布,波士頓出現今年首宗人類西尼羅病毒(West Nile Virus)確診病例。患者是一名五十多歲男性,近期並無離開波士頓旅行,目前正在接受治療,病情已有所好轉。

吳弭市長在25日於唐人街龍鳳大酒樓舉行的市府長者強健委員會主辦的中秋午餐會中,也提醒華人長者在歡度中秋佳節的時候,也要注意預防各種傳染病。波城黃氏宗親會婦女部主任黃周麗桃表示,吳弭市長對老人們非常關愛,稱她是全美最好的市長之一。黃周麗桃女士還專門為當天的活動書寫了數百位福字,為活動現場增添了喜慶氣氛。

在不到一周的時間內,吳弭市長和市府長者強健委員會主任謝伊(Emily Shea)分別在中華耆英會和這次中秋午餐會中,帶愛女米拉到唐人街探望華人長者,受到大家的熱烈歡迎。

紐英崙養生舞協會的文虎先生對記者表示,吳弭市長的親民風格讓老人們感到非常親切,也對可愛的小米粒讚不絕口。文虎先生和多位其他華人長者表示,在本報波士頓版看到吳市長將順利連任的報道後,他們感到非常開心,並對吳市長表示熱烈的祝賀。

風險未除 秋季仍需防範

麻州公共衛生部(DPH)早在上月便已根據市內多個社區發現帶有西尼羅病毒的蚊蟲樣本,將波士頓的風險等級提升至「高」。夏季期間,波士頓多個街區的蚊蟲檢測樣本呈陽性結果。由於西尼羅病毒經由受感染的蚊子叮咬傳染給人類,公共衛生部門再次提醒市民保持警覺。

「即便已進入秋季,我們仍需採取常識性防護措施,以免感染蚊媒疾病。」波士頓市公共衛生局局長奧吉庫圖醫師(Dr. Bisola Ojikutu)強調,BPHC將與州公共衛生部門密切合作,持續監測本市西尼羅病毒的動態。她呼籲市民,尤其是在黃昏與黎明時分進行戶外活動的人群,務必做好防護,包括穿著長袖衣物及使用經美國環境保護署(EPA)批准的防蚊劑。

根據公共衛生專家說明,大部分感染西尼羅病毒的人並無明顯症狀;少部分患者可能出現頭痛、發燒、噁心、嘔吐、腹瀉、皮疹及身體酸痛,症狀可能持續數日甚至數周,多數輕症患者無須特殊醫療便能康復。然而,五十歲以上長者及免疫功能較弱的人群更容易出現重症,包括高燒、嚴重頭痛、意識混亂、協調障礙以及肌肉麻痺或無力等神經系統症狀,需及時就醫。

華人長者須特別留意

波士頓的華人社區中,不少長者習慣於清晨或傍晚出門散步、打太極或與鄰里聚會。專家提醒,這些時段正是蚊子最活躍的時候,高風險族群應盡量避免在黃昏至黎明期間於潮濕草地或水邊停留過久,並應穿著長袖長褲、高筒襪等衣物減少皮膚暴露。

華人長者還應重視環境衛生,例如定期清空並刷洗院內鳥浴池、閒置花盆與容器,避免積水成為蚊蟲孳生地,翻倒未使用的兒童戲水池、丟棄廢舊輪胎,以防雨水積存。另外,要清理屋簷排水槽並清除雜物阻塞,確保家中門窗紗網無破洞並緊密貼合。外出運動或郊游時使用含DEET、檸檬桉油(Oil of Lemon Eucalyptus)、派卡瑞丁(Picaridin)或 IR3535 成分且經EPA認可的防蚊劑。

專家建議,若出現持續高燒或神經系統症狀,應立即聯絡醫療機構。華人家庭成員可協助年長親友識別病徵,及早就醫。

社區攜手防蚊守護健康

BPHC呼籲社區居民共同行動,減少居家及周邊環境中的積水源頭,以切斷蚊蟲滋生。衛生官員指出,公共防治雖重要,但社區家庭的自我管理更能有效降低風險。

隨著秋季氣溫逐漸轉涼,許多人以為蚊蟲威脅已減弱,但事實上西尼羅病毒活躍期仍將持續數周。醫師提醒市民切勿掉以輕心,尤其是曾有慢性病或免疫力較弱的中老年人,更要保持警覺。

西尼羅病毒主要透過受感染的蚊子叮咬傳播,人與人之間並不直接傳染。過去數年,麻州每年夏末初秋都曾出現散發病例,但多數為輕症。今年波士頓首名確診患者目前已接受治療並逐步康復,當局將持續公佈防護信息。

居民若想了解更多西尼羅病毒與其他蚊媒疾病防護資訊,可查詢波士頓公共衛生委員會官網 boston.gov/bphc ,或致電當地醫療與防疫熱線諮詢。

波士頓公共衛生委員會是全美歷史最悠久的市級衛生機構,長期與社區攜手推動公共健康與疾病預防,尤其關注受種族歧視及結構性不平等影響的人群。官員重申,防治西尼羅病毒不僅依靠醫療體系,更需整座城市的居民共同參與。

本報記者李強波士頓報道

謝伊主任(左二)等市府官員同黃周麗桃(右二)合影。 李強攝

安娜小姐(右)擔任中秋餐會的粵語翻譯。

手持《星島日報》的文虎先生及手持福字的長者們合影。

黃周麗桃同吳弭母女合影。

波士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