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華人卡車協會23日在法拉盛舉辦新聞發布會,協會方面指控某些卡車公司存在薪資拖欠問題,並呼籲受害司機團結維權,強調社區應關注此一現象。據協會提供的數據,目前已有32名司機反映遭遇,累計金額超過20萬美元,且仍有新案例持續出現。不過,涉事卡車公司負責人則予以否認。他回應稱,公司並不存在「惡意欠薪」,並強調:「每個司機的情況都不一樣。」
協會會長范君表示,近兩年來接獲大量投訴,涉及數十名司機。「有的司機被拖欠數千美元,有的甚至上萬美元,問題已經持續兩年。」一名司機則稱,公司老闆多次承諾「明天給」、「下個月給」,但始終未曾兌現。協會方面強調,許多司機依靠薪水養家糊口,一旦工資無法按時發放,家庭生活立即陷入困境。
其中一名會員王先生表示,自己年過五十且罹患白血病,欠薪使得他的生活舉步維艱。他說:「如今物價飛漲,希望公司能立即結清欠薪。」協會董事局主席耿行補充指出,據協會統計,欠薪金額從數千至兩萬美元不等,並強調:「若問題持續,將考慮採取法律行動。」
對此,不願具名的該公司負責人回應說,公司並非「惡意欠薪」。據其解釋,目前涉及的司機情況各有不同。首先,一部分爭議可追溯至2023年,約18名司機的勞資糾紛已交由勞工局處理。該負責人表示,這些糾紛多與司機在運輸過程中發生故障或事故有關,公司也依照勞工局的裁定支付了部分薪資。其次,部分爭議涉及公司合夥人,薪資結算須依協議執行,過程中出現爭執。最後,還有部分司機尚未正式離職,而是因身份或其他個人問題處於「請假」狀態,公司強調將依規定在正式離職後一個月內完成結算。同時,該公司負責人指稱,協會的相關舉動與行業內商業競爭有關。
協會方面則回應稱,目前已掌握人證與物證,包括司機墊付修車、加油等費用的相關紀錄。協會並表示:「司機是行業的根本,沒有司機就沒有運輸。」強調將持續集合司機力量維權。公司方面則稱,願意與協會進一步協商解決相關問題。
華人律師吳聖洋提醒,若司機遇到拖欠工資情況,應及時透過法律途徑維權。他指出:「紐約許多勞工律師接受案件時通常不會立即收費,而是在勝訴追回薪資後才收費。」同時他補充,欠薪案件雖可透過集體訴訟推動,但最終在審理時仍會依個案分別處理。本報記者王冰岩紐約報道

美國華人卡車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