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米(1810)進軍歐洲戰略愈發明確。繼集團總裁盧偉冰上月透露2027年正式進入歐洲電動車市場後,副總裁許斐近日接受外媒採訪時表示,公司已於今年6月在歐洲展開實地調查,為建立銷售網絡和尋找合作夥伴作準備,並計劃先在歐洲開設展廳。此外,集團大家電部總經理單聯瑜今日(25日)更在社交媒體發文宣佈,「小米大家電正式登陸歐洲市場」。
不會為歐洲「設計全新產品」
根據許斐透露,公司計劃在歐洲複製在中國的展廳模式,讓潛在客戶不僅能試駕汽車,還能深入了解其貫穿智能手機到家用電器的完整產品生態系統。產品方面,許斐稱公司不會為歐洲市場「設計一個全新的產品」,但並未透露具體將引入哪款車型。
建立生產設施非「第一步」
對於投資者高度關注的生產佈局問題,許斐明確指出,在歐洲建立生產設施不會是小米在該地區汽車業務的「第一步」,但從長遠來看,為了實現其成為全球前五名汽車製造商的目標,在歐洲建廠是必然之舉。
面對其中國競爭對手已在歐洲市場搶先佈局的局面,許斐為小米相對「較慢」的節奏進行辯護,強調公司需要充足的時間進行準備,以確保其產品對歐洲市場的用戶來說「足夠可靠」,並達到「非常高的標準」。
小米德國直營店舉行開業典禮
另一方面,小米大家電已率先進入歐洲市場。據內媒報道,小米德國首家官方直營店於今年8月已開啟試業,並在當地時間9月26日舉行開業典禮。該店陳列了智能手機、穿戴設備、家居產品、電動滑板車等小米產品,也為大家電產品在歐洲市場的銷售搭建了線下觸點。
報道指出,該直營店位於北萊茵-威斯特法倫州埃森市,並沒有選擇開在柏林、慕尼黑這樣的傳統大都市,一定程度上說明了小米在德國的擴張策略趨向謹慎。
此外,集團大家電部總經理單聯瑜今日(25日)凌晨發文表示,「今天,小米大家電正式登陸歐洲市場,讓全球每個人都能享受科技帶來的美好生活」,並展示出3張產品海報,分別為空調、冰箱及洗衣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