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提未來十年減排目標

/c2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24日在聯合國氣候變化峰會發表視頻致辭。美聯社/新華社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24日以視頻方式向聯合國氣候變化峰會致辭,宣布了中國新的氣候承諾,表示到2035年將把溫室氣體排放量在當前水平基礎上削減7%至10%。習近平並指出,中國的排放峰值可能最早在今年出現。

習近平通過視頻在聯合國氣候變化峰會上宣布:「到2035年,中國全經濟範圍溫室氣體凈排放量比峰值下降7%至10%」,習近平並指出,中國的排放峰值尚未確定,但可能在今年就會出現。

習近平在聯合國氣候峰會上強調,「綠色低碳轉型是時代潮流」,「儘管有些國家在逆勢而行,但國際社會必須堅定不移地走下去。」

這是中國首次在中短期內提出明確的減排數字。此前,北京的承諾是力爭在2030年前實現碳排放達峰,並在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憑藉太陽能與電動汽車的快速增長,中國似乎將在2025年提前實現碳達峰。

法新社稱,中國這一承諾延續了在制定氣候目標時一貫的謹慎作風。儘管7%至10%的減排幅度遠低於專家認為應對全球變暖所需的力度,但這一表態依然釋放出信號:北京願意繼續在國際舞台上維護並參與氣候多邊合作。

根據習近平宣布的新目標,中國到2035年的具體承諾包括:能源結構:非化石能源在一次能源消費中的比重超過30%(國際能源署數據顯示,2021年這一比例為12%);可再生能源:到2035年,太陽能和風能裝機容量將較2020年增長6倍以上,力爭達到36億千瓦(目前約14億千瓦);其他措施包括:森林蓄積量達到240億立方米以上,新能源汽車成為新銷售車輛的主流,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覆蓋主要高排放行業,最終基本建成氣候適應型社會。

習近平表示:「這些目標體現了中國在《巴黎協定》框架下所能做出的最大努力。要實現這些目標,中國需要付出艱苦努力,同時也需要一個開放、支持性的國際環境。」中國有決心和信心兌現承諾。他又指,今年是《巴黎協定》達成十周年,也是提交新一輪國家自主貢獻的重要節點,全球氣候治理進入關鍵階段,不點名指有個別國家逆流而動,但國際社會應當把握正確方向,推動制定和實施國家自主貢獻,為全球氣候治理合作注入更多正能量,並充分尊重發展中國家的發展權。美國總統特朗普23日在聯大嚴厲抨擊氣候議題是全球騙局。

聯合國24日在紐約舉行聯合國氣候變化峰會,有118個國家參加。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僅邀請了願意為2035年提出新承諾的國家參加此次峰會。這是2015年《巴黎協定》的一項義務:成員國(除伊朗、利比亞和即將退出的美國等少數國家外,幾乎涵蓋全球所有國家)可自由設定目標,但必須每五年提高一次目標。

對許多國家而言,這些承諾顯然不夠充分。而且大多數國家都落後了。這增加了人們對中國路線圖的期待。在11月巴西聯合國氣候大會(COP30)召開之前,該路線圖將重新計算全球的發展軌跡,而這次會議預計將非常艱難。

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