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割的心痛

(黃庭桄)

  這是一個相當掙扎的心理糾纏。當你所愛的人病入膏肓,醫生判定無藥可救,可是死神又偏偏姍姍來遲,你目睹著病者備受痛苦煎熬,但求死不能,該如何是好?

  即使已經簽署了「放棄搶救同意書」,每當看見病者劇痛地呻吟,你欲救無從,心如刀割。

  在台灣有一名陳志金醫生,分享多年來的行醫經歷,其中一個關於兩父子生離死別的故事,十分動容。父親是一個50多歲的商人,叱 商界,意氣風發,可惜就在人生巔峰時患上漸凍人症,將他逐步打入末路地獄。先是沒辦法自主地走路,然後連自行進食的能力也喪失,到最後,甚至連說半句話的聲音都不能發出。

  當商人的健康每況愈下,需要送入ICU,他已經全身癱瘓,插滿鼻喉和胃管,只剩下唯一能眨動的雙眼。

  一直陪伴在身旁貼身照顧的人,是20多歲的兒子,一臉陽光氣息,卻未見商人的妻子身影。

  這兩父子的溝通方式,是用一塊特別發明的注音板,兒子在注音板上滑動,當去到合適的字彙時,父親就用眨眼的方式去確認,從而緩慢地拼湊出他想說的字句。

  小時候,父親會耐心地教導兒子認字。幾十年後,輪到兒子溫柔地跟父親對話:「是這個字嗎?對的話請眨一下眼吧!」

   有一天父親眨眼示意「拔掉」二字,兒子紅著眼低聲說:「我懂了。」幾天後兒子見證醫生拔掉維生儀器,父親終於告別痛苦,有尊嚴地離開了。

Uncategoriz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