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秉華
演陳真的李小龍拉住扮上海巡捕的羅維,要他保證精武館不受自己連累,羅維說︰「我可以向你保證,你忘記我也是中國人。」結果呢?李小龍衝到門前,然後凌空一踢,便定格了。這部電影影響之深難以計算,從票房到口碑,從功夫文化發光發熱,到振興中華民族一代人,所產生的能量可說是「宇宙級別」。
李小龍愛打架多過讀書,當年「讀好書、好讀書」,這個世界將會不一樣。請大家明白,勸學是好的,但不要太過。回顧李小龍為香港影業打出一條血路之後,經過企業用心經營,人才於是輩出。洪金寶、成龍之後,就由電視一代的劉德華、梁朝偉、周星馳接棒,與此同時,一眾紅褲子出身的編劇編導,躋身成為大導演。上世紀七十至九十年代,全賴這一波包括許冠傑、譚詠麟、張國榮、梅艷芳的歌唱事業加持下,演藝界與金融業成為一時瑜亮,共同造就香港黃金三十年。以上天王巨星都是多元IQ的傑出人物。
演藝與金融誰更重要?我說,金磚對國家貢獻至高至大,演藝對市民大眾影響至深至遠。此話何解?演藝產業輻射之廣無與倫比,看看今天的韓國演藝綜合實力多麼可怕,就知道所言不虛。
香港怎麼辦?多元發展是繞不過的門道,大家終日好似「Hello文」咁口\u564f\u564f「讀好書、好讀書」,唸經咁唸,係冇用的。社會需要改革,改革需要創新者,有魄力重新定義甚麼是人才,而不是人云亦云,拜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