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會眾院撥款委員會(The House Appropriations Committee)前(11日)的會議推動了一項法案,其中包括恢復針對中國和華裔科學家學者的「中國計劃」的內容。包括加州眾議員趙美心、紐約眾議員孟昭文在內的多位眾院亞太裔小組的領導層議員聯名發出聲明,反對恢復中國計劃。昨日趙美心等議員也向預算委員會遞交了由包括美華協會、亞美法律援助處等數十家亞裔組織的共同簽署的公開信,反對恢復中國計劃。
2018年底司法部為打擊來自中國的商業間諜行為而推出的「中國計劃」,使很多華裔科學家成為打擊的目標,因其歧視性、種族偏見和效果不佳而受到廣泛批評,拜登政府於2022年將該項目廢止。但國會共和黨一直在推動該項目的恢復,眾院撥款委員會前日的會議上繼續推動恢復中國計劃。
國會亞太裔小組主席孟昭文(見圖),第一副主席、加州眾議員高野(Mark Takano),第二副主席、夏威夷眾議員德田(Jill Tokuda),黨鞭、加州眾議員Ami Bera和前主席和加州眾議員趙美心在事後的聲明中說,中國計劃並非關於國家安全,而是麥卡錫式的獵巫計劃,導致華裔和亞裔科學家被種族歧視。「國會亞太裔小組之前曾經推動取消了中國計劃,我們將繼續抗擊以我們社區為打擊目標的任何計劃。」聲明說。
另外,包括趙美心、夏威夷州聯邦參議員廣野慶子(Mazie Hirono)等多位國會議員,也於10日發表公開信,要求國會立即停止重啟中國計劃。這封由數十家亞裔組織共同簽署的公開信中說,
中國計劃下多起所謂間諜或國安案件最終被告被宣告無罪、案件撤銷或不起訴,使中國計劃於2022年遭到廢止。該計劃質疑亞裔美國人的忠誠度,加深負面刻板印象,並削弱美國的科研創新與國際合作。
公開信同時批評眾院共和黨人試圖透過2026財年商務、司法與科學撥款法案中的附加條款,來恢復該計劃。議員們強調,中國計劃是一項粗暴的檢控行動,凡與中國有某種聯繫者皆可能成為打擊目標。許多案件最終因檢方無法舉證而撤銷或敗訴,大量案件更僅涉及陳述不實或未如實申報,而非間諜或竊密。
議員們表示,維護國家安全、應對中國共產黨的挑戰固然重要,但必須採取更精準與負責任的做法,而非將華裔研究人員集體罪犯化。他們最後強調:「重啟中國計劃不僅是錯置資源,更是民權的倒退。」本報記者榮筱箐紐約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