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州納稅人今年預計投入近10億元補貼影視製作,以留住該產業在本地發展。根據政府監察組織「重塑奧本尼」報告,2025年首季,紐約為影視業發放2.3億元稅收抵免,其中《周六夜現場》(Saturday Night Live)與《聯邦調查局:頭號通緝犯》(FBI Most Wanted)各獲2100萬元,每創造一個工作崗位平均耗資6.5萬元。
報告批評州長與州議會浪費巨額稅款,迎合電影協會及其工會的政治利益,推行「已被駁斥的涓滴經濟方案」。
《紐約郵報》報道,州府委託的研究顯示,每投入1元影視稅收抵免僅回收0.3元。電影協會拒絕回應報告,但其稅務顧問奧利里(Brian O’Leary)去年向州參議員表示,該報告未全面反映產業經濟價值,強調補貼有助創造及保留工會職位。
儘管部分議員強烈反對,州議會與州長胡楚於今年州預算中批准延長兩年14億元影視稅收抵免,並新增12年12億元「獨立」影視抵免。2025年首季十大受補貼項目包括《周六夜現場》(2120萬元,254個崗位)、《聯邦調查局:頭號通緝犯》(2100萬元,290個崗位)、《死亡擂台》(Dead Ringers,2080萬元,315個崗位)等。
批評者質疑補貼效益。州眾議員拉(Ed Ra)在X平台發文,指《周六夜現場》作為紐約地標節目獲2100萬元補貼毫無必要。州參議員斯庫菲斯(James Skoufis)表示,聯邦削減100億元州預算,應優先削減昂貴且效果不彰的影視稅收抵免,而非依賴感性故事或標題。
胡楚辦公室未回應置評,但州經濟發展廳反駁「重塑奧本尼」的計算,稱該產業首季帶來11億元回報,創造數萬崗位,補貼計劃合理且保持紐約競爭力,批評對方數據「比披薩上的菠蘿還糟」。本報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