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管局就次階段可持續金融分類目錄諮詢 首涵蓋轉型定義

第二屆香港綠色周今日正式揭幕。金管局副總裁阮國恒在《匯思》撰文表示,繼一年多前推出首階段《香港可持續金融分類目錄》作為業界評估綠色和可持續的工具後,今天該局按計劃推出第二階段2A部分分類目錄的原型,新增元素包括增加2個行業及13項經濟活動、涵蓋轉型定義,以及引入「適應氣候變化」類別,並由即日起展開為期一個月公眾諮詢,長遠或考慮將分類目標納入銀行監管政策中。

阮國恒:助釋除對「漂綠」憂慮

阮國恒說,分類目錄有助釋除市場參與者對「漂綠」的憂慮,促進更多資金流向綠色及可持續活動。

第二階段分類目標將以2A部分為起點,並逐步擴展至2B及後續階段。第2A階段分類目錄進一步完善現有框架,包括在第一階段包含4個行業基礎上加入2個新行業,即製造業和資訊及通訊科技業,令涵蓋的行業數目從4個增加至6個,涉及的經濟活動從12項增至25項。

此外,除了綠色定義,亦首次涵蓋轉型定義,以回應市場對轉型投資的需求。他說,轉型活動乃指現時未符綠色定義,但能在短期內顯著減少碳排放,或有潛力轉型至低碳排放的經濟活動。轉型活動會細分為「活動」和「措施」兩個類別,前者是指定時間內按照減排路徑實現綠色標準;後者聚焦於支持減碳的技術、流程、設備等。

新增「適應氣候變化」類別

同時,第2A階段分類目錄在現有「減緩氣候變化」外,新增「適應氣候變化」類別,以防止或減低氣候變化造成的損失,並聚焦香港及鄰近地區的氣候風險。阮國恒指出,據聯合國估算,全球每年在氣候適應方面的資金缺口高達1870億至3590億美元,為推進氣候適應行動帶來巨大挑戰。新增該類別以回應日益增長的融資需求,提升社會應對實體風險和極端天氣的韌性。使香港分類目錄成為區內首批針對「適應氣候變化」的框架之一。

阮國恒稱,分類目錄目前屬自願性使用,但長遠而言,金管局會考慮如何將分類目錄納入銀行監管政策中,並就此與銀行業保持溝通。他希望透過是次諮詢,可以廣泛收集建議以作為最終定稿及未來發展方向的重要參考。

即時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