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亞健康協會(MAHA)連同 美華慈心關懷聯盟的靈性輔導師鄭利昕日前舉辦一場別開生面的網上講座活動,主題是 :心事有誰知? 開啟重要的生命話題與臨終關懷等議題。
講座未開始前,美亞健康協會的甘美小姐介紹了美亞的多項活動,包括支持小組,成立的目的是為了提高一個安全舒適的空間,給與照顧失智症親友的照顧者一個抒發心情、喘口氣、並學習新知的地方,此支持小組是每個月一次,歡迎民眾參加,但鼓勵大家保留個人的私隱、不將隱私外洩。
此外,鑒於特朗普政府有計劃將美國入籍的考題變得更加難些,美亞健康協會最近針對政府移民的變化,設立了入籍課程項目,負責人張小姐(Wei Ying Zhang )當天也與眾人分享了移民政策一日一變,希望符合入籍的移民與家人打算將綠卡轉為美國公民的,要趕快抓緊時間申請。據張小姐聲稱,美亞的服務一切免費、課程中英雙語、篩查入籍資格、報讀入籍培訓班、轉介入籍申請等服務,課程與時間包括網上與現場講座,同時年齡在50歲以上拿到綠卡20年,可以用中文考入籍試、年齡55歲以上拿到綠卡15年、可以用中文考入籍試、或者年齡65歲以上、拿到綠卡20年的長者,只需考20題入籍題 ,有意者請聯繫電話報名 312-225-8708( 曹小姐),地址在228 W Cermak Rd, 2/F. Chicago, IL 60616.。
當天的講座主題是: 心事有誰知? 開啟重要的生命話題與臨終關懷。靈性輔導師鄭利昕表示,生老病死乃是人類不可避免的自然規律,但很多事情的發生,有時並非人可以預測的,因此,建議每一個人在可以自理、自主、頭腦清醒、身體健康時將「身後事」提前與家人或親密的友人、醫生或者律師講清楚、立下「醫療保健授權委託書Power of Attorney for Health Care」,此代表了簽署了授權書的人,當已經失去自行決定的能力,伊州允許您指定您信任的人代您做出醫療護理決定,此包括人工呼吸、人工營業水補充、心肺復甦(CPR)、插管、輸血、甚至器官捐贈等等。
鄭利昕老師表示每一個人都有「小秘密」,例如對得到疫病得到醫療處置的想法,比如家人不知其想法,包括生命末期患者對醫療的決定,也害怕連累家人、害怕不能自理、麻煩家人等。也有患者覺得自己已經過了精彩的一生,選擇不要心肺復甦、呼吸器或插管;也有人覺得好死不如賴活,就選擇繼續治療,因此種種說不出來的各想法,如果事前沒有預先告知家人,家人就無法按照患者的心願去處理作決策。鄭利昕表示,據統計數據有80%的人希望與醫生或家人討論醫療話題,但實際上真正去討論的不到17%。
鄭利昕輔導師表示,如果病人或任何人事前已經與自己的家人、醫生或律師事前說清楚、或簽下授權委托書,家人等就可以安裝他或她的意願做出決策,包括宗教信仰等的安排。因此,鄭利昕指出,預先規劃好對生命末期的安排、讓家人知道你的心願、到生命最後的一刻,家人就可以周詳的按照你的意願做出決策。
當天的「心聲有誰知」帶出的重要信息是何謂臨終關懷(Hospice Care / Palliative Care)?即是一種以病人生命最後階段的身心安寧與尊嚴為核心的醫療與護理服務。它不是以治愈疾病為主要目標,而是通過綜合照護來減輕病人的痛苦,提昇生活質量,並給予家屬支持。
主要特點包括:以病人為中心、關注病人的身體舒適(如緩解疼痛、呼吸睏難、失眠、噁心等症狀)。重視心理、情感和精神層麵的需求。
以尊嚴為核心:尊重病人的選擇和意願,讓他們能在有尊嚴的環境下走完生命旅程。同時對家屬的支持,提供心理輔導、臨終陪伴培訓、喪親支持,幫助家人面對悲傷與壓力。
多學科團隊合作醫生、護士、心理諮詢師、社工、牧師或宗教人士等共同參與。照護場所多樣,可以在醫院、臨終關懷機構、養老院,也可以在家中進行。總而言之,臨終關懷不是「放棄治療」,而是從延長生命轉向提昇生命質量,讓病人在最後的日子裡少痛苦、多溫暖。
本報記者梁敏育芝加哥報道

美亞健康協會舉辦線上講座「心事有誰知」。

靈性輔導師鄭利昕。 梁敏育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