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馮書駿(Kevin Feng)在新罕布什長大,每周末父母開車一個半小時帶他到波士頓吃中餐成了他兒時最溫馨的回憶。但因為身邊很少見華人,他從小對華人的文化傳統並不熱衷。如今定居紐約、在谷歌工作的馮書駿自己也成了兩個年幼孩子的父親,幫助孩子們了解和傳承文化傳統卻成了他最重要的任務之一。他和太太不僅像當年自己的父母一樣常帶孩子來紐約華埠品嚐美食,光顧店鋪,更以兩個孩子為主角,編寫了一部繪本童書《朱朱和梅梅的華埠冒險》(Juju and MeiMei’s Chinatown Adventure),讓孩子們在聽故事的過程中,對華人文化興趣更濃。
1994年四歲的馮書駿雖父母從上海來到美國,在新罕布什,他就讀的學校華人屈指可數。每個週末父母總會開車帶他到波士頓華埠,吃飯、購物,回家後還會用從華埠買來的食材自己烹製美味中餐,馮書駿對這段記憶至今印象深刻,但那時候父親是留學生、母親在家照看孩子,家裡經濟條件並不寬裕,家裡幾乎沒有童書,更別說能夠幫他跟進華人文化的童書。而新移民對主流文化的嚮往,也使馮書駿更多趨近於白人文化。直到長大後,才慢慢意識到華人文化其實已經儲存在自己與生俱來的的DNA中。
3歲的兒子馮力安(Juju)和18個月大的女兒馮睿娜(MeiMei)出生後,馮書駿血液中的華人文化開始覺醒。他和越南裔太太常帶孩子們去華埠,兒子現在就讀中文學校,而之前不注重慶祝春節的馮書駿現在每年都會跟家人一起慶祝春節。
《朱朱和梅梅的華埠冒險》以一家人一起逛華埠為故事主線,這裡的人們講著不同的方言、孩子們歷數這裡讓人垂涎的美食、全家人一起品嚐點心、逛超市採購食材、回到家後爸爸開始用新買來的食材煮中餐……這一切似乎都是馮書駿兒時記憶的重現。他說,現在自己經常會給孩子們讀這本書,朱朱和梅梅看到自己的形象出現在書中,對華埠更是興趣盎然。
而對馮書駿來說,這本書的出版並非只是為孩子們,他也「存有私心」。小時候他就對寫作、藝術等很感興趣,但他的父母和很多華人父母一樣,希望孩子能夠選擇實用的專業。馮書駿只好放棄興趣,攻讀金融專業。畢業後,他進入投資領域,之後又進入谷歌,「我掙了很多錢,卻沒有滿足感。」他說。現在馮書駿重新開始遵從本心,在網路上發表博文、編寫童書都成了他”圓夢”的一環。「以前我作為孩子沒有機會去探索的領域,現在我跟孩子們一起遨遊。」馮書駿說。
《朱朱和梅梅的華埠冒險》詳情及購書見網站:https://www.jujumeimei.com/。
本報記者榮筱箐紐約報道

《朱朱和梅梅的華埠冒險》封面。

馮書駿和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