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面對政治與財政壓力,還有收生人數陷入危機,越來越多博士生和教職員離開大覺另謀高就。從聯邦數據和其他資料來源來看,這種趨勢在共和黨特朗普回歸白宮大刪高等教育經費前早已開始,專家擔心最終影響本科生的教育品質。
全國非牟利教育網站Hechinger Report報道,博士生科塞特(Paulina Cossette)花了6年時間取得博士證書,目標是成為大學教授。然而,現在面對高等教育遭受政治攻擊、收生人數下降導致機會和工作保障減少,科塞特感到精疲力盡,幻想破滅。
在辭去馬里蘭州一家小型私人學院助教一職後,科塞特利用所學到的技能創業,成為一位自由撰稿編輯。她聽聞不少博士生和終身教職人員也想離開學術界,因此她擴大業務,協助這些人。
最後一根稻草
2019年疫前離開高等教育的科塞特指出,從特朗普第二任開始的無情攻擊和經費刪減,「成為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導致越來越多人離開。
國家科學基金會(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最新資料顯示,近70%博士生離開高等教育行業,轉職工業、政府和其他產業,比數十年前少於50%的比例有明顯增加,這還沒包括得不到工作機會或選擇繼續其研究的人。
市調公司漢諾威研究(Hanover Research)和高教媒體Inside Higher Ed去年一份問卷顯示,有三分之一教務長報告去年出現高於正常的人員流失率,即今冬春末高教遭受政治攻擊之前早已發生這種情況。
非牟利組織「研究生職業成功中心」(Center for Graduate Career Success)於全國69所大學和學院提供博士生和其他研究生的就業協助。該組織的主任暨執行長伍德(L. Maren Wood)指出,可以離開的人都會離開。她形容,若新冠疫情後的轉職潮被稱為「大辭職潮」(Great Resignation),那麼她現在看到高教正出現「大叛逃潮」。
取得博士學位是展開學術生涯的傳統方法。但伍德指出,現在一些花上多年進行尖端研究為教職做準備的最有才華的人正離開高教界,或簽約任職海外大學。
她擔心,若學生與那些現在進入私人企業或其他國家的頂尖人才一起學習,學生的學習品質恐受影響。
研究經費不足
研究院理事會(Council of Graduate Schools)副主席肯特(Julia Kent)提醒今秋子女將升讀大學的家長,應知道今年教職員正擔心他們的研究經費著落,或者不會有研究生助教協助教授上課,勢必影響學生學習品質,「本科教育品質岌岌可危」。
想要加入學術界的博士生也受影響。
伍德指出,即使經濟大衰退和新冠疫情期導致教職減少,博士候選人還可以繼續他們的研究以等待情況好轉,但這次特朗普政府大砍研究經費卻剝奪了這方面不少選擇,博士生正陷入恐慌情緒之中。
聯邦經費大刪,導致科學、科技、工程、數學與其他領域的博士候選人無法完成他們所需研究,以符合資格獲取為數不多的學術職位。
康乃狄克州三一學院(Trinity College)政治系助理教授兼美國大學教授協會(AAUP)捍衛學術自由中心主任卡莫拉(Isaac Kamola)形容,聯邦做法實際上正在打擊年輕一代,無形中破壞高教中的世代活力,這種影響勢必蔓延至教室裡。
伍德透露,有博士候選人正在猶豫應否留下來,不只恐減少未來教職員的供應,且有些大學以聯邦經費刪減為由將減少博士生錄取人數,甚至取消錄取通知,情況同樣令人憂慮。